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导论 | 第11-24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二、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一)关于农村社区的相关研究 | 第14-17页 |
(二)关于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区建设 | 第17-19页 |
(三)文献简评 | 第19页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五、理论工具 | 第21-23页 |
(一)社会支持理论 | 第21-22页 |
(二)优势视角理论 | 第22页 |
(三)赋权理论 | 第22-23页 |
六、概念界定 | 第23-24页 |
(一)农村社区 | 第23页 |
(二)空心村 | 第23页 |
(三)“三留守” | 第23-24页 |
第一章 东庄村社区发展与健康教育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 | 第24-34页 |
一、东庄村社区现状 | 第24-27页 |
(一)社区结构 | 第24-25页 |
(二)经济发展状况 | 第25-26页 |
(三)社区基本现状 | 第26-27页 |
二、东庄村社区发展与健康教育项目概述 | 第27-29页 |
(一)项目执行机构简介 | 第27-28页 |
(二)项目背景介绍 | 第28-29页 |
三、东庄村社区发展需求评估 | 第29-34页 |
(一)思想观念局限 | 第29-30页 |
(二)文化教育滞后 | 第30-31页 |
(三)卫生健康意识欠缺 | 第31页 |
(四)文化生活单调 | 第31-32页 |
(五)青壮年劳动力外流 | 第32-33页 |
(六)基层干部活力不足 | 第33-34页 |
第二章 东庄村社区发展与健康教育项目方案设计 | 第34-40页 |
一、研究目标 | 第34页 |
(一)总体目标 | 第34页 |
(二)具体目标 | 第34页 |
二、研究方案 | 第34-40页 |
(一)方案设计 | 第34-37页 |
(二)活动流程 | 第37-40页 |
第三章 东庄村社区发展与健康教育项目实施过程 | 第40-50页 |
一、项目活动实务过程 | 第40-44页 |
(一)思想观念方面 | 第40-41页 |
(二)文化娱乐方面 | 第41-42页 |
(三)医疗健康方面 | 第42-43页 |
(四)妇女创业发展方面 | 第43-44页 |
(五)基层组织建设方面 | 第44页 |
二、实务成效讨论 | 第44-50页 |
(一)为农村社会生活注入新的活力 | 第45-46页 |
(二)对社会工作者介入农村社区发展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 第46页 |
(三)对农村社区治理方式的转变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 第46-47页 |
(四)为农村社区发展建设奠定基础 | 第47-48页 |
(五)为农村妇女创业提供思路 | 第48-50页 |
第四章 东庄村社区发展与健康教育项目评估 | 第50-55页 |
一、评估方案制定 | 第50页 |
(一)项目评估目标任务 | 第50页 |
(二)项目评估方法 | 第50页 |
(三)项目评估流程 | 第50页 |
二、评估项目 | 第50-55页 |
(一)项目设计方案评估 | 第50-51页 |
(二)项目管理评估 | 第51-52页 |
(三)项目实施状况评估 | 第52-53页 |
(四)项目活动成效评估 | 第53-54页 |
(五)项目社会效益评估 | 第54-55页 |
结论、讨论和建议 | 第55-58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55-56页 |
二、进一步讨论 | 第56-57页 |
三、后续项目建议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附录 | 第61-67页 |
后记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