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通航建筑物与助航设备论文--船闸论文--运行及管理论文

基于提高三峡船闸通过能力的三峡船型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研究目的第14-15页
    1.4 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第15-18页
        1.4.1 技术路线第15-16页
        1.4.2 研究内容第16-18页
第二章 三峡船型发展环境现状分析第18-44页
    2.1 三峡枢纽区域通航环境分析第18-20页
        2.1.1 航道条件第18-19页
        2.1.2 主要港口第19-20页
    2.2 三峡过闸货物运输需求分析第20-25页
        2.2.1 预测方法的选用[19]第21-24页
        2.2.2 三峡过闸货运需求预测第24-25页
    2.3 三峡船闸运行现状第25-29页
        2.3.1 日运行闸次数第26-27页
        2.3.2 年通航率第27-28页
        2.3.3 综合装载系数第28页
        2.3.4 运量不均衡系数第28-29页
    2.4 三峡船型发展现状第29-42页
        2.4.1 过闸船舶的分类第29-30页
        2.4.2 过闸货船吨位第30-33页
        2.4.3 过闸船舶船龄第33-35页
        2.4.4 过闸货船主尺度第35-41页
        2.4.5 三峡船型发展分析第41-42页
    2.5 小结第42-44页
第三章 三峡船型对船闸通过能力的影响分析第44-59页
    3.1 船闸通过能力评价指标第44-49页
        3.1.1 单位时间过闸吨位第44-46页
        3.1.2 闸室面积利用率第46-47页
        3.1.3 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第47-49页
    3.2 三峡船型对船闸通过能力影响的关键因素分析第49-55页
        3.2.1 船舶到达的规律第50-51页
        3.2.2 船舶过闸的动态排闸第51-55页
    3.3 过闸船舶的概率分布第55-57页
    3.4 小结第57-59页
第四章 基于ANYLOGIC的三峡船型过闸仿真建模第59-73页
    4.1 仿真软件的选用及其建模方法第59-63页
        4.1.1 离散事件模型第59-60页
        4.1.2 Anylogic仿真软件第60-62页
        4.1.3 Anylogic标准库仿真建模的方法第62-63页
    4.2 船舶过三峡船闸的仿真实现方法第63-71页
        4.2.1 仿真的目的第63-64页
        4.2.2 系统边界第64页
        4.2.3 基于概率的船舶到达的随机模拟第64-65页
        4.2.4 航道、锚地和船闸模块的构建第65页
        4.2.5 船舶过闸流程的仿真第65-68页
        4.2.6 船舶动态排闸的模拟第68-70页
        4.2.7 模型动画显示第70-71页
    4.3 模型检验第71-72页
    4.4 小结第72-73页
第五章 基于提高三峡船闸通过能力的散货船船型主尺度综合论证第73-84页
    5.1 立足于提高船闸通过能力的三峡船型尺度分析第73-75页
        5.1.1 船长对三峡船闸通过能力的影响第73-74页
        5.1.2 船宽对三峡船闸通过能力的影响第74-75页
    5.2 三峡散货船型综合论证分析第75-81页
        5.2.1 论证前提第76-79页
        5.2.2 三峡船型论证结论分析第79-81页
    5.3 三峡船型未来发展建议第81-83页
    5.4 小结第83-8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4-87页
    6.1 主要结论第84-85页
    6.2 创新点第85页
    6.3 不足与展望第85-87页
致谢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
下一篇:诱导机制下集装箱低碳多式联运路径选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