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向载荷下帽形梁结构设计与吸能特性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结构失效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结构设计及吸能特性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帽形梁轴向动态压溃特性研究 | 第17-32页 |
2.1 变形失效现象 | 第17-19页 |
2.2 帽形梁轴向压溃基本褶皱结构模型 | 第19-27页 |
2.2.1 折叠单元理论 | 第19-23页 |
2.2.2 单帽梁轴向压溃模型 | 第23-25页 |
2.2.3 双帽梁轴向压溃模型 | 第25-27页 |
2.3 帽形梁失效分析以及改善措施 | 第27-29页 |
2.4 焊接帽形梁设计目标 | 第29-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3章 帽形梁结构设计及数值计算 | 第32-55页 |
3.1 数值计算方法 | 第32-38页 |
3.1.1 材料性能试验 | 第32-35页 |
3.1.2 帽形梁数值模型建立方法 | 第35-38页 |
3.2 帽形梁轴向压溃仿真分析 | 第38-50页 |
3.2.1 相邻两边夹角对压溃特性的影响 | 第38-44页 |
3.2.2 焊接边宽度及焊点位置对压溃特性的影响 | 第44-50页 |
3.3 帽形梁加强板结构设计方法 | 第50-54页 |
3.3.1 加强板几何结构 | 第50-52页 |
3.3.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2-5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4章 帽形梁试验验证与吸能特性分析 | 第55-68页 |
4.1 动态落锤试验 | 第55-56页 |
4.2 吸能特性评价标准 | 第56-57页 |
4.3 试验结果及吸能特性分析 | 第57-67页 |
4.3.1 具有不同相邻两边夹角的帽形梁试验结果 | 第58-61页 |
4.3.2 具有不同焊接边宽度的帽形梁试验结果 | 第61-64页 |
4.3.3 加强板对帽形梁影响的试验结果 | 第64-6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5.1 论文总结 | 第68-69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附录 A 作者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 第75-77页 |
附录 B 作者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