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当代大学生道德自律及其养成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9-18页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第9-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目的第10-11页
        1.1.3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5-16页
        1.3.1 研究思路第15-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页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第16-18页
        1.4.1 研究的重点第16-17页
        1.4.2 研究的难点第17页
        1.4.3 研究的创新点第17-18页
2 相关概念界定及其理论依据第18-32页
    2.1 道德、道德他律与道德自律第18-21页
        2.1.1 道德第18-19页
        2.1.2 道德他律与道德自律第19-21页
    2.2 道德需要、道德教育与道德自律第21-24页
        2.2.1 道德需要与道德自律第22-23页
        2.2.2 道德教育与道德自律第23-24页
    2.3 道德自律的理论基础第24-29页
        2.3.1 中国传统“慎独”理论第24-25页
        2.3.2 西方康德道德责任理论第25-27页
        2.3.3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第27-29页
    2.4 道德自律对于当代大学生的现实价值第29-32页
        2.4.1 道德自律是完善当代大学生品质的前提第29-30页
        2.4.2 道德自律是构建当代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基石第30-31页
        2.4.3 道德自律是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动力第31-32页
3 当代大学生道德自律弱化表现及其成因第32-39页
    3.1 大学生道德自律弱化表现第32-35页
        3.1.1 道德情感缺失第32-33页
        3.1.2 道德行为失调第33-35页
        3.1.3 道德意志薄弱第35页
    3.2 大学生道德自律弱化的原因分析第35-39页
        3.2.1 自身道德责任意识薄弱第36页
        3.2.2 家庭道德教育缺失第36-37页
        3.2.3 学校德育未尽完善第37页
        3.2.4 社会负能量影响第37-39页
4 当代大学生道德自律养成的现实策略第39-48页
    4.1 当代大学生强化自我道德意志第39-42页
        4.1.1 时常自省,建设自我道德责任感第40-41页
        4.1.2 磨砺自我,重视自制力的培养第41页
        4.1.3 勇于挑战,克服自我身心障碍第41-42页
    4.2 建立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第42-44页
        4.2.1 完善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第42-43页
        4.2.2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43页
        4.2.3 净化网络道德环境第43-44页
    4.3 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第44-45页
        4.3.1 提高家长道德认知水平第44页
        4.3.2 培养和谐亲子关系第44-45页
        4.3.3 家长言传身教第45页
    4.4 优化学校德育环境第45-48页
        4.4.1 科学规划学校德育第45-46页
        4.4.2 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第46-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时期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实践路径研究
下一篇:VANET安全与隐私保护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