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13-18页 |
1.1 引言 | 第13页 |
1.2 次氯酸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2.1 次氯酸简介 | 第13-14页 |
1.2.2 次氯酸的研究历程 | 第14页 |
1.2.3 次氯酸杀菌的生物学基础 | 第14-15页 |
1.3 敷料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3.1 湿性愈合理论 | 第15-16页 |
1.3.2 敷料的研究现状 | 第16页 |
1.3.3 敷料的类型 | 第16页 |
1.4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6-18页 |
2 次氯酸制取方法的研究 | 第18-35页 |
2.1 引言 | 第18-19页 |
2.2 验仪器与材料 | 第19-20页 |
2.2.1 实验仪器 | 第19页 |
2.2.2 实验材料 | 第19-20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0-26页 |
2.3.1 酸化次氯酸盐法制取次氯酸溶液 | 第20页 |
2.3.2 猪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提取纯化及品质鉴定 | 第20-24页 |
2.3.3 酶催化反应法制取次氯酸溶液 | 第24页 |
2.3.4 酶催化反应的验证 | 第24-25页 |
2.3.5 产物的质量评价 | 第25-26页 |
2.4 实验结果 | 第26-32页 |
2.4.1 髓过氧化物酶提取纯化及品质鉴定结果 | 第26-29页 |
2.4.2 酶催化反应验证结果 | 第29-31页 |
2.4.3 产物的质量评价结果 | 第31-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5页 |
3 次氯酸液体敷料的制备与质量评价 | 第35-42页 |
3.1 引言 | 第35页 |
3.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35-36页 |
3.2.1 仪器 | 第35页 |
3.2.2 材料 | 第35-36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36-38页 |
3.3.1 次氯酸液体敷料处方 | 第36页 |
3.3.2 黏度调节 | 第36-37页 |
3.3.3 正交试验优选处方用量 | 第37页 |
3.3.4 次氯酸液体敷料的质量评价 | 第37-38页 |
3.4 实验结果 | 第38-40页 |
3.4.1 黏度调节结果 | 第38-39页 |
3.4.2 正交试验结果 | 第39-40页 |
3.4.3 次氯酸液体敷料的质量评价结果 | 第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4 次氯酸液体敷料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42-47页 |
4.1 引言 | 第42页 |
4.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42页 |
4.2.1 实验仪器 | 第42页 |
4.2.2 实验材料 | 第42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42-43页 |
4.3.1 光照对次氯酸液体敷料稳定性的影响 | 第42-43页 |
4.3.2 温度对次氯酸液体敷料稳定性的影响 | 第43页 |
4.4 实验结果 | 第43-46页 |
4.4.1 光照对有效氯含量的影响结果 | 第43页 |
4.4.2 光照对氧化还原电位(ORP)值的影响结果 | 第43-44页 |
4.4.3 温度对有效氯含量的影响结果 | 第44-45页 |
4.4.4 温度对氧化还原电位(ORP)值的影响结果 | 第45-4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5 次氯酸液体敷料体外杀菌效果的研究 | 第47-59页 |
5.1 引言 | 第47页 |
5.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47页 |
5.2.1 仪器 | 第47页 |
5.2.2 材料 | 第47页 |
5.3 实验方法 | 第47-50页 |
5.3.1 菌株的选择 | 第47-48页 |
5.3.2 次氯酸液体敷料的无菌评价 | 第48-49页 |
5.3.3 中和剂鉴定实验 | 第49页 |
5.3.4 菌种的活化 | 第49页 |
5.3.5 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49页 |
5.3.6 菌液定量杀灭实验 | 第49-50页 |
5.3.7 抑菌实验 | 第50页 |
5.4 实验结果 | 第50-57页 |
5.4.1 计数方法验证结果 | 第50-51页 |
5.4.2 控制菌检查方法适用性实验结果 | 第51页 |
5.4.3 中和剂鉴定实验结果 | 第51页 |
5.4.4 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测定结果 | 第51-53页 |
5.4.5 菌液定量杀灭实验结果 | 第53-56页 |
5.4.6 抑菌实验结果 | 第56-5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6 次氯酸液体敷料对皮肤感染小鼠模型杀菌效果的研究 | 第59-64页 |
6.1 引言 | 第59页 |
6.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59页 |
6.2.1 实验仪器 | 第59页 |
6.2.2 实验材料 | 第59页 |
6.2.3 实验动物 | 第59页 |
6.3 实验方法 | 第59-60页 |
6.3.1 TAP法破坏小鼠皮肤屏障 | 第59页 |
6.3.2 小鼠皮肤感染模型的建立 | 第59-60页 |
6.3.3 次氯酸液体敷料对皮肤感染小鼠模型杀菌实验 | 第60页 |
6.3.4 观察指标 | 第60页 |
6.4 实验结果 | 第60-63页 |
6.4.1 小鼠体征变化情况结果 | 第60-61页 |
6.4.2 皮肤损伤临床症状结果 | 第61-62页 |
6.4.3 感染创面活菌检查结果 | 第62-63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讨论 | 第64-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