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5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2页 |
1.2.1 直驱式波浪发电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2 基于直驱式波浪发电的海岛微电网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2.3 用于海岛微电网的直驱式波浪发电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 | 第22-25页 |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页 |
1.3.2 论文结构 | 第22-25页 |
第二章 基于直驱式波浪发电的海岛微电网分布式能源建模 | 第25-51页 |
2.1 引言 | 第25-26页 |
2.2 机侧PWM整流控制策略 | 第26-46页 |
2.2.1 直驱式波浪发电技术 | 第27-37页 |
2.2.1.1 派克变换原理 | 第27-28页 |
2.2.1.2 永磁同步电机和永磁直线电机数学模型 | 第28-34页 |
2.2.1.3 直驱式波浪发电系统控制策略 | 第34-37页 |
2.2.2 直驱式风力发电技术 | 第37-38页 |
2.2.2.1 风力机模型 | 第37-38页 |
2.2.2.2 直驱式风力发电系统控制策略 | 第38页 |
2.2.3 光伏发电技术 | 第38-41页 |
2.2.3.1 光伏电池的等效电路及数学模型 | 第39-40页 |
2.2.3.2 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策略 | 第40-41页 |
2.2.4 复合储能技术 | 第41-46页 |
2.2.4.1 超级电容数学模型 | 第42-43页 |
2.2.4.2 蓄电池数学模型 | 第43-44页 |
2.2.4.3 复合储能系统控制策略 | 第44-46页 |
2.3 网侧PWM逆变控制策略 | 第46-50页 |
2.3.1 海岛微电网并网运行时逆变器控制策略 | 第46-48页 |
2.3.1.1 电压定向矢量控制 | 第46-48页 |
2.3.2 海岛微电网孤岛运行时逆变器控制策略 | 第48-50页 |
2.3.2.1 VF控制策略 | 第48-5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三章 直驱式波浪发电控制技术研究 | 第51-61页 |
3.1 引言 | 第51页 |
3.2 性激素调节原理 | 第51页 |
3.3 生物智能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 第51-60页 |
3.3.1 生物智能控制器结构 | 第51-52页 |
3.3.2 基于生物智能控制直驱式波浪发电控制策略 | 第52-53页 |
3.3.3 基于PID控制的直驱式波浪发电仿真模型 | 第53-58页 |
3.3.3.1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模型 | 第53-56页 |
3.3.3.2 直驱式波浪发电系统PWM整流电路及控制策略模型 | 第56-58页 |
3.3.4 基于BIC控制的直驱式波浪发电仿真模型 | 第58-6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四章 基于直驱式波浪发电的海岛微电网运行仿真 | 第61-87页 |
4.1 引言 | 第61-62页 |
4.2 海岛微电网并网运行和孤岛运行仿真 | 第62-85页 |
4.2.1 海岛微电网运行仿真条件简介 | 第62页 |
4.2.2 风力发电仿真模型 | 第62-66页 |
4.2.2.1 风力机模型 | 第62-63页 |
4.2.2.2 永磁同步发电机模型 | 第63-64页 |
4.2.2.3 直驱式风力发电系统PWM整流电路及控制策略仿真模型 | 第64-66页 |
4.2.3 光伏发电仿真模型 | 第66-71页 |
4.2.3.1 标准工况下光伏发电系统仿真分析 | 第67-68页 |
4.2.3.2 光照强度变化时光伏发电系统仿真分析 | 第68-69页 |
4.2.3.3 温度变化时光伏发电系统仿真分析 | 第69-71页 |
4.2.4 复合储能仿真模型 | 第71-74页 |
4.2.5 海岛微电网并网运行仿真 | 第74-76页 |
4.2.6 海岛微电网孤岛运行仿真 | 第76-85页 |
4.2.6.1 海岛微电网孤岛运行VF控制仿真 | 第76-79页 |
4.2.6.2 海岛微电网孤岛运行低频减载控制仿真 | 第79-82页 |
4.2.6.3 海岛微电网从并网运行切换到孤岛运行过程仿真 | 第82-8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7-89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87-88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作者与科研成果简介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