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微电子学、集成电路(IC)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设计论文

可调节延迟线的集成电路设计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3页
    1.1 研究背景第9页
    1.2 延迟线在集成电路中的应用第9-10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0-11页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第11-13页
        1.4.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1页
        1.4.2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1-13页
第2章 延迟单元与延迟线的理论基础第13-25页
    2.1 引言第13页
    2.2 延迟的定义第13-14页
    2.3 延迟单元的分类第14页
    2.4 延迟单元的结构第14-22页
    2.5 可调节延迟线的主要性能指标第22-23页
    2.6 小结第23-25页
第3章 可调节延迟线的集成电路设计第25-45页
    3.1 引言第25页
    3.2 可调节延迟线电路的系统框图第25页
    3.3 粗调节延迟电路的设计第25-35页
        3.3.1 有源延迟的设计第25-30页
        3.3.2 延迟开关的设计第30-32页
        3.3.3 数控电路的设计第32-35页
        3.3.4 有源延迟的仿真结果第35页
    3.4 细调节延迟模块的设计第35-43页
        3.4.1 无源延迟的设计第35-42页
        3.4.2 无源延迟的仿真结果第42-43页
    3.5 匹配模块的介绍第43页
    3.6 小结第43-45页
第4章 电路的版图设计和后仿真第45-61页
    4.1 版图的设计第45-48页
        4.1.1 版图的设计规则第45页
        4.1.2 版图设计常用技巧和方法第45-46页
        4.1.3 版图的注意事项第46-48页
    4.2 电路的整体版图第48-49页
    4.3 可调节延迟线的集成电路后仿真第49-59页
        4.3.1 固定延迟第49-50页
        4.3.2 瞬态固定延迟差第50-52页
        4.3.3 无源覆盖延迟第52-53页
        4.3.4 总体延迟第53-55页
        4.3.5 延迟电路增益第55-56页
        4.3.6 延迟电路匹配第56-57页
        4.3.7 延迟电路隔离度第57-58页
        4.3.8 延迟电路抖动第58页
        4.3.9 电路仿真结果与设计指标比较第58-59页
    4.4 小结第59-61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61-63页
    5.1 总结第61页
    5.2 展望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纳米线热学和电学输运性质研究
下一篇:基于智能天线的无线Mesh网络路由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