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零件及传动装置论文--机械传动机构论文--啮合传动论文--行星齿轮论文

摆线钢球行星传动槽截面齿廓设计与性能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少齿差行星传动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 传动机构齿廓设计研究进展第13页
    1.3 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研究进展第13-15页
    1.4 摆线钢球行星传动研究进展第15-16页
    1.5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16-18页
第2章 两种槽截面齿廓的齿面方程及曲率分析第18-28页
    2.1 结构与传动原理第18-19页
    2.2 齿廓方程第19-22页
        2.2.1 椭圆槽截面齿廓啮合点坐标及槽形角第21-22页
        2.2.2 抛物线槽截面齿廓啮合点坐标及槽形角第22页
    2.3 曲率分析第22-26页
        2.3.1 椭圆长半轴a对曲率的影响第23-24页
        2.3.2 椭圆短半轴b对曲率的影响第24-25页
        2.3.3 抛物线焦准距p对曲率的影响第25-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8页
第3章 两种槽截面齿廓啮合齿形的传动条件第28-40页
    3.1 四点接触啮合条件第28-29页
    3.2 钢球连续传动条件第29-31页
    3.3 摆线槽齿廓曲面不顶切条件第31-38页
        3.3.1 滚圆半径r0对顶切的影响规律第33-34页
        3.3.2 短幅系数K对顶切的影响规律第34-35页
        3.3.3 钢球半径r对顶切的影响规律第35-36页
        3.3.4 椭圆长半轴a对顶切的影响规律第36页
        3.3.5 椭圆短半轴b对顶切的影响规律第36-37页
        3.3.6 抛物线焦准距p对顶切的影响规律第37-38页
    3.4 齿廓设计流程第38页
    3.5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4章 不同槽截面齿廓啮合副的接触应力分析第40-54页
    4.1 齿廓主曲率及综合曲率和函数第40-42页
        4.1.1 齿廓主曲率第40-41页
        4.1.2 综合曲率和函数第41-42页
    4.2 啮合副接触应力对比分析第42-46页
        4.2.1 Hertz接触理论第42-44页
        4.2.2 啮合副的啮合力第44-45页
        4.2.3 接触应力计算第45-46页
    4.3 参数对接触应力的影响第46-48页
        4.3.1 椭圆长半轴a和短半轴b对接触应力的影响第47页
        4.3.2 抛物线焦准距p对接触应力的影响第47-48页
    4.4 啮合副有限元仿真第48-53页
        4.4.1 啮合副有限元模型第49-51页
        4.4.2 接触应力的有限元分析第51-53页
    4.5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5章 不同槽截面齿廓啮合副的动态特性分析第54-68页
    5.1 啮合刚度第54-57页
        5.1.1 I-S-O接触状态下的啮合刚度第55-56页
        5.1.2 O-S-I接触状态下的啮合刚度第56-57页
    5.2 减速机构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第57-59页
    5.3 不同槽截面齿廓啮合副系统的固有特性第59-64页
        5.3.1 固有频率第59-62页
        5.3.2 机构参数对固有频率的影响第62-64页
    5.4 系统的动态特性对比分析第64-67页
        5.4.1 数值积分龙格-库塔法第64-65页
        5.4.2 系统的稳态响应第65-67页
    5.5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结论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75-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I基自润滑滚轮轴承制造的关键性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二齿差摆杆活齿传动误差分析及动态响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