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MKP1和MPK6在UV-B辐射调控拟南芥气孔运动和基因表达中的作用研究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8页
主要缩略词语汇表第12-13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3-27页
    1.1 UV-B辐射第13-18页
        1.1.1 UV-B辐射增强是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UV-B辐射也是一种重要的环境信号第13-14页
        1.1.2 UV-B辐射调控基因表达的信号转导机制第14-15页
        1.1.3 依赖于UVR8的UV-B专一信号途径的组成、作用机制和生理作用第15-16页
        1.1.4 不依赖于UVR8的UV-B非专一信号途径第16-17页
        1.1.5 UV-B辐射调控气孔运动的信号转导机制研究现状第17-18页
    1.2 蛋白质的可逆磷酸化第18-23页
        1.2.1 MPK级联途径和MKPs的种类和作用方式第19-21页
        1.2.2 MPK级联途径和H_2O_2、NO和G蛋白的相互关系的研究现状第21-22页
        1.2.3 MPK级联途径在气孔运动中的作用第22-23页
    1.3 植物基因表达的分析技术及其在UV-B辐射研究中的应用第23-25页
        1.3.1 植物基因表达的转录组分析技术第23-24页
        1.3.2 基因芯片技术在UV-B调控基因表达研究中的应用第24-25页
    1.4 MPK信号途径在植物响应UV-B辐射中的作用的研究现状第25页
    1.5 论文的理论依据和意义第25-27页
第2章 UV-B辐射诱导MPK3/6活化的信号转导机制第27-44页
    2.1 材料和方法第27-29页
        2.1.1 实验材料第27-28页
        2.1.2 主要试剂第28-29页
        2.1.3 仪器第29页
    2.2 实验方法第29-36页
        2.2.1 植物材料的培养第29页
        2.2.2 材料制备第29-30页
        2.2.3 材料处理UV-B辐射处理第30页
        2.2.4 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PK激酶活性第30-36页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6-41页
        2.3.1 UV-B辐射诱导MPKs的活化第36-37页
        2.3.2 依赖于UVR8的UV-B专一信号转导途径组分对UV-B诱导MPKs活化的影响第37-39页
        2.3.3 G蛋白对UV-B诱导MPK3/6活化的影响第39页
        2.3.4 H_2O_2对UV-B诱导MPK6和MPK3活化的影响第39-40页
        2.3.5 NO对UV-B诱导MPK6和MPK3活化的影响第40-41页
    2.4 讨论第41-44页
第3章 MKP1及其靶蛋白MPK6和MPK3在UV-B辐射诱导气孔关闭中的作用及其与H_2O_2和NO的关系第44-62页
    3.1 实验材料和研究方法第45-48页
        3.1.1 实验材料第45页
        3.1.2 主要试剂第45页
        3.1.3 仪器第45页
        3.1.4 植物材料的培养第45-46页
        3.1.5 材料制备第46页
        3.1.6 材料处理第46-47页
        3.1.7 拟南芥气孔开度分析第47页
        3.1.8 保卫细胞内源H_2O_2和NO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第47-48页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8-58页
        3.2.1 mkp1突变体对UV-B辐射诱导的气孔关闭的影响第48-50页
        3.2.2 mkp1突变体对UV-B诱导保卫细胞H_2O_2生成的影响第50-51页
        3.2.3 mkp1突变体对UV-B诱导保卫细胞NO生成的影响第51-52页
        3.2.4 MPK3与MPK6在UV-B诱导拟南芥气孔关闭中的作用第52-54页
        3.2.5 在UV-B诱导气孔关闭过程中MPK6与H_2O_2的关系第54-55页
        3.2.6 在UV-B诱导气孔关闭过程中MPK6与NO的关系第55-57页
        3.2.7 mkp1对UV-B辐射下保卫细胞NO生成和气孔关闭的超敏感性依赖于MPK6的活化第57-58页
    3.3 讨论第58-62页
        3.3.1 拟南芥MKP1和它的靶蛋白MPK6拮抗调控UV-B诱导的气孔关闭第58-59页
        3.3.2 在UV-B诱导气孔关闭的信号转导途经中MKP1和MPK6作用于H_2O_2 的下游和NO的上游第59-62页
第4章 依赖于MKP1或MPK6的UV-B响应基因的转录组分析第62-81页
    4.1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第62-69页
        4.1.1 实验材料第62页
        4.1.2 主要试剂及仪器第62-63页
        4.1.3 实验方法第63-69页
    4.2 实验结果第69-77页
        4.2.1 拟南芥野生型在可见光和UV-B辐射下的差异表达基因第69页
        4.2.2 依赖于MPK6或MKP1的UV-B响应基因属于不依赖于UVR8的UV-B非专一途径调控的基因第69-71页
        4.2.3 依赖于MKP1、而不依赖于MPK6的UV-B响应基因第71-72页
        4.2.4 依赖于MPK6、而不依赖于MKP1的UV-B响应基因第72-73页
        4.2.5 依赖于MKP1和MPK6,但两者作用相反的UV-B响应基因第73-74页
        4.2.6 依赖于MKP1和MPK6,且两者作用相同的UV-B响应基因第74-75页
        4.2.7 保卫细胞中受MPK6和/或MKP1调控的UV-B响应基因第75-77页
    4.3 讨论第77-81页
        4.3.1 利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植物UV-B辐射响应基因具有更高的灵敏性和全面性第77页
        4.3.2 MKP1和MPK6是不依赖于UVR8的UV-B非专一信号转导途径中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第77-79页
        4.3.3 UV-B辐射下MKP1和MPK6发挥作用的相互关系第79-80页
        4.3.4 UVR8信号途径和MKP1-MPK6信号途径共同介导UV-B诱导气孔关闭的可能作用机制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101页
附录第101-119页
致谢第119-12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空间频域成像技术与梨光学特性参数检测研究
下一篇:基于原子力显微镜技术研究致病红细胞的生物力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