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大学生同性恋现状及伦理困境研究--以XX大学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导语 | 第7-8页 |
第1章 全球视野中的同性恋概况 | 第8-15页 |
1.1 同性恋研究情况概述 | 第8-10页 |
1.2 西方同性恋历史追溯 | 第10-11页 |
1.3 中国同性恋历史追溯 | 第11-12页 |
1.4 当前世界范围内同性恋容忍程度概述 | 第12-15页 |
第2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同性恋者群体概述 | 第15-24页 |
2.1 生存现状分析 | 第16-17页 |
2.2 成因分析 | 第17-22页 |
2.2.1 生理因素 | 第18页 |
2.2.2 互联网文化影响 | 第18-19页 |
2.2.3 人类学视角中的成人仪式 | 第19页 |
2.2.4 教育引导缺失 | 第19-20页 |
2.2.5 后天成长环境 | 第20-21页 |
2.2.6 自我成长的不确定 | 第21页 |
2.2.7 个体易感性差异 | 第21-22页 |
2.3 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 | 第22-24页 |
第3章 伦理语境下的当代中国大学生“酷儿” | 第24-37页 |
3.1 伦理困境表现 | 第24-29页 |
3.1.1 遭受污名 | 第25-26页 |
3.1.2 社会歧视 | 第26-28页 |
3.1.3 自我否定 | 第28-29页 |
3.2 伦理困境原因 | 第29-37页 |
3.2.1 “家本位”传统道德的排斥 | 第29-31页 |
3.2.2 文化霸权与话语霸权的挤压 | 第31-32页 |
3.2.3 国家意识形态的忽视 | 第32-33页 |
3.2.4 婚姻制度与婚姻观的否定 | 第33-35页 |
3.2.5 群体特性的弱点 | 第35-37页 |
第4章 浮出地表——出路与困惑 | 第37-46页 |
4.1 对待大学生同性恋的伦理原则 | 第37-40页 |
4.1.1 对同性恋群体给予人道主义关怀 | 第37-38页 |
4.1.2 尊重、接受、关心同性恋群体 | 第38-39页 |
4.1.3 给同性恋群体更多的关心、关爱 | 第39页 |
4.1.4 督促同性恋群体提高自身自律性 | 第39-40页 |
4.2 理论层面的出路探讨 | 第40-46页 |
4.2.1 法律预留一定的空间保障 | 第40-41页 |
4.2.2 公共环境的限度 | 第41-42页 |
4.2.3 学校引导 | 第42-44页 |
4.2.4 大学生同性恋群体自身应坚持的原则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附录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