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卷烟厂安全绩效管理改进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2.1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3 论文整体内容框架 | 第15-16页 |
1.4 相关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1.4.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4.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2 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9-26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9-21页 |
2.1.1 绩效 | 第19页 |
2.1.2 绩效管理 | 第19-20页 |
2.1.3 安全绩效 | 第20页 |
2.1.4 安全绩效管理 | 第20-21页 |
2.2 安全管理相关理论 | 第21-24页 |
2.2.1 系统原理 | 第21页 |
2.2.2 人本原理 | 第21-22页 |
2.2.3 预防原理 | 第22页 |
2.2.4 强制原理 | 第22页 |
2.2.5 海因里希法则 | 第22-23页 |
2.2.6 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 第23-24页 |
2.3 绩效管理相关理论 | 第24-26页 |
2.3.1 目标管理理论 | 第24-25页 |
2.3.2 关键绩效指标法 | 第25-26页 |
3 HY卷烟厂相关背景概况 | 第26-31页 |
3.1 HY卷烟厂基本概况 | 第26-27页 |
3.1.1 背景简介 | 第26页 |
3.1.2 经营概况 | 第26-27页 |
3.2 HY卷烟厂的人力资源及管理概况 | 第27-28页 |
3.2.1 人力资源基本情况 | 第27-28页 |
3.2.2 人力资源管理概况 | 第28页 |
3.3 HY卷烟厂的安全管理概况 | 第28-31页 |
3.3.1 安全管理机构设置 | 第28-29页 |
3.3.2 安全管理现状 | 第29-31页 |
4 HY卷烟厂安全绩效管理现状和问题分析 | 第31-43页 |
4.1 HY卷烟厂安全绩效管理现状概述 | 第31-33页 |
4.1.1 安全绩效管理目标 | 第31页 |
4.1.2 安全绩效管理现状及问题 | 第31-33页 |
4.2 HY卷烟厂安全绩效管理问卷调查 | 第33-39页 |
4.2.1 问卷调查的设计 | 第33-35页 |
4.2.2 问卷调查的实施 | 第35页 |
4.2.3 问卷调查的结果统计 | 第35-39页 |
4.3 HY卷烟厂安全绩效管理的主要问题 | 第39-43页 |
4.3.1 安全KPI指标需进一步明确 | 第39-40页 |
4.3.2 安全培训内容及方式有待改进 | 第40-41页 |
4.3.3 安全信息共享程度不高 | 第41页 |
4.3.4 安全激励不到位 | 第41-42页 |
4.3.5 员工安全参与度不高 | 第42-43页 |
5 HY卷烟厂安全绩效管理改进对策 | 第43-50页 |
5.1 改进的思路、目标与原则 | 第43-44页 |
5.1.1 改进的思路 | 第43页 |
5.1.2 改进的目标 | 第43页 |
5.1.3 改进的原则 | 第43-44页 |
5.2 改进的具体方法 | 第44-50页 |
5.2.1 改进安全绩效目标指标 | 第44-46页 |
5.2.2 实施有效的安全绩效监控 | 第46-47页 |
5.2.3 落实安全绩效激励 | 第47-49页 |
5.2.4 加强安全绩效反馈沟通 | 第49-50页 |
6 安全绩效管理改进的保障措施 | 第50-55页 |
6.1 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 第50-51页 |
6.2 完善安全绩效管理制度 | 第51-52页 |
6.3 加大安全投入 | 第52-53页 |
6.4 开展有效的安全绩效评价 | 第53-54页 |
6.5 有力统筹安全管理工作 | 第54-55页 |
7 结论及展望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附录1 | 第6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