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背景下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以C校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绪论 | 第10-20页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3页 |
(二)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第13-20页 |
1.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2.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3.不足之处和创新点 | 第19-20页 |
二、C校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20-28页 |
(一)发展历程 | 第20-21页 |
(二)发展现状 | 第21-26页 |
(三)新的历史使命和发展趋势 | 第26-28页 |
三、C校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存在的问题 | 第28-40页 |
(一)人才供给转化为需求存在阻力 | 第28-30页 |
1.劳动力市场学历分割 | 第28-29页 |
2.结构性失业广泛存在 | 第29-30页 |
3.人才供求关系不匹配 | 第30页 |
(二)教育投入转化为产出存在约束 | 第30-36页 |
1.生源质量无法保障 | 第30-31页 |
2.人才培养体系不足 | 第31-33页 |
3.管理水平不相适应 | 第33-34页 |
4.办学目标弹性过强 | 第34页 |
5.学生学习积极性差 | 第34-36页 |
(三)政府的治理作用发挥不充分 | 第36-37页 |
1.经费供给结构单一 | 第36页 |
2.权责归属不够清晰 | 第36-37页 |
3.校企合作的政策不健全 | 第37页 |
(四)所获得的社会支持力度不足 | 第37-40页 |
1.家长态度不够积极 | 第37-38页 |
2.校企合作不够理想 | 第38-40页 |
四、C校供给侧改革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0-42页 |
(一)传统观念形成的职业教育非正统的理念 | 第40页 |
(二)职业教育领域对于教职人才吸引力薄弱 | 第40页 |
(三)管理体制导致的职业教育缺乏推动力量 | 第40-41页 |
(四)学生素质低导致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 第41-42页 |
五、新常态背景下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建议 | 第42-50页 |
(一)构建更加合理的人才培养理念 | 第42-43页 |
1.打通职业教育上升的通道 | 第42页 |
2.以系统观点看待人才培养 | 第42-43页 |
3.提升职业教育的学历层次 | 第43页 |
(二)革新职业教育主体的发展理念 | 第43-45页 |
1.优化职业教育学校内涵建设 | 第44页 |
2.培养“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 第44页 |
3.提高学校管理人员素质水平 | 第44-45页 |
4.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 第45页 |
(三)积极发挥政府治理的推动作用 | 第45-46页 |
1.政府战略推动 | 第45页 |
2.优化经费供给 | 第45-46页 |
3.坚持依法治教 | 第46页 |
4.加强政府调控 | 第46页 |
(四)论证制定生源战略规划 | 第46-48页 |
1.以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招生 | 第46-47页 |
2.改进招生宣传的手段方法 | 第47页 |
3.形成高质量就业保障机制 | 第47-48页 |
4.重视就业后跟踪服务工作 | 第48页 |
(五)发挥新技术的引领推动作用 | 第48-50页 |
1.从政策导向向理念导向转变 | 第48页 |
2.从教学层面向学术层面转变 | 第48-49页 |
3.保证技术引入的持续性更新 | 第49-50页 |
小结与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 关于对C职业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访谈提纲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