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试验论文

车载加油蒸汽回收系统设计与系统建模及实验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9页
   ·引言第9-13页
     ·汽油车燃油蒸发的危害第9-11页
     ·油品蒸发类型分类第11-13页
   ·燃油蒸发排放控制措施第13-16页
   ·国内外汽车燃油蒸发控制研究第16-18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8-19页
第二章 油箱加油过程蒸发排放机理第19-32页
   ·国外汽车排放概况第19-25页
     ·美国汽车排放概况第19-20页
     ·日本汽车排放概况第20页
     ·欧洲汽车排放概况第20-21页
     ·国外控制加油排放的措施第21-24页
     ·HEALY公司的油气回收产品介绍第24-25页
   ·国内的排放概况第25-27页
     ·国内汽车排放标准的发展第25-27页
   ·油箱加油过程蒸发排放机理第27-29页
     ·油箱内汽油蒸发排放机理第27页
     ·我国当前的加油系统组成第27-29页
   ·车载加油蒸汽回收系统(ORVR)原理第29-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车载加油蒸汽回收系统主要部件设计第32-38页
   ·车载加油蒸汽回收系统主要部件设计第32-34页
   ·车载加油蒸汽回收系统主要部件设计的设计方法第34-37页
     ·材料的选择第34-35页
     ·单向阀的设计方法第35-36页
     ·坡度阀的设计方法第36-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安装活性碳罐的汽油车加油蒸发排放数值分析第38-45页
   ·汽车加油蒸发排放数值分析第38-43页
     ·引言第38页
     ·假设第38-39页
     ·加油排放模型的建立第39-42页
     ·模型计算结果分析第42-43页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五章 安装ORVR的汽油车加油蒸发排放数值分析第45-53页
   ·引言第45-46页
   ·安装车载加油蒸汽回收系统的汽车加油蒸发排放数值分析第46-51页
     ·加油过程的简化假设第46-47页
     ·采用液封式车载加油蒸汽回收系统的加油排放模型建立第47-49页
     ·模型计算结果分析第49-51页
     ·结论第51页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六章 汽油车加油过程排放的碳罐收集法和密闭式法实验装置设计第53-75页
   ·加油过程排放的碳罐收集法实验第54-62页
     ·实验依据的相关标准第54页
     ·实验零部件设计和实验前准备工作第54-57页
     ·汽油车加油过程油气蒸发损失实验方法第57-59页
     ·碳罐收集法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分析第59-62页
     ·结论第62页
   ·加油过程排放的密闭室实验第62-74页
     ·实验依据的相关标准第62页
     ·实验总体方案的确定第62-63页
     ·实验各子系统及其零部件设计第63-70页
     ·汽油车加油过程排放的密闭室测量方法第70-72页
     ·密闭室法实验结果分析第72-74页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七章 车载加油蒸汽回收系统的效益分析第75-77页
   ·采用车载加油蒸汽回收系统的经济效益第75-76页
   ·采用车载加油蒸汽回收系统的社会环境效益第76页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第77-79页
   ·总结第77-78页
   ·论文的研究成果第78页
   ·展望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致谢第83-8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键合图理论和Adams的EPS系统性能仿真与控制
下一篇:基于ECE法规的多轴汽车制动性能分析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