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存储数据可恢复性证明机制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云端数据完整性审计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2 云端数据可恢复证明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课题背景 | 第16-17页 |
1.4 章节安排 | 第17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2 预备知识 | 第18-25页 |
2.1 云存储技术 | 第18-21页 |
2.1.1 云存储系统 | 第18页 |
2.1.2 云存储架构 | 第18-20页 |
2.1.3 云存储安全 | 第20-21页 |
2.2 密码学基础 | 第21-24页 |
2.2.1 BLS同态签名 | 第21页 |
2.2.2 同态标签 | 第21-22页 |
2.2.3 Merkle Hash树 | 第22-23页 |
2.2.4 可证明安全 | 第23-24页 |
2.3 IDA算法 | 第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云存储数据可恢复性证明方案 | 第25-43页 |
3.1 问题描述 | 第25-26页 |
3.1.1 系统模型 | 第25-26页 |
3.1.2 安全攻击 | 第26页 |
3.1.3 设计目标 | 第26页 |
3.2 方案设计 | 第26-34页 |
3.2.1 系统初始化 | 第27页 |
3.2.2 数据存储 | 第27-29页 |
3.2.3 完整性审计 | 第29-31页 |
3.2.4 数据恢复 | 第31-32页 |
3.2.5 数据动态更新 | 第32-34页 |
3.3 安全分析 | 第34-36页 |
3.3.1 正确性 | 第34-35页 |
3.3.2 不可伪造性 | 第35-36页 |
3.3.3 抵御攻击 | 第36页 |
3.4 性能分析 | 第36-42页 |
3.4.1 恢复成功率 | 第36-38页 |
3.4.2 计算开销 | 第38-39页 |
3.4.3 属性比较 | 第39-40页 |
3.4.4 实验结果 | 第40-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4 云存储数据可恢复性证明原型系统 | 第43-60页 |
4.1 实验环境 | 第43-44页 |
4.1.1 系统工具 | 第43页 |
4.1.2 云平台部署 | 第43-44页 |
4.2 系统设计 | 第44-48页 |
4.2.1 设计目标 | 第44页 |
4.2.2 系统架构 | 第44-45页 |
4.2.3 系统流程 | 第45-48页 |
4.3 详细设计 | 第48-52页 |
4.3.1 客户端设计 | 第48-49页 |
4.3.2 云服务器端设计 | 第49-50页 |
4.3.3 审计服务器端设计 | 第50页 |
4.3.4 数据库设计 | 第50-52页 |
4.4 系统展示 | 第52-59页 |
4.4.1 客户端 | 第52-57页 |
4.4.2 云服务器 | 第57-58页 |
4.4.3 审计服务器 | 第58-5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5.1 本文总结 | 第60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附录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