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云南省与越南河江省民族政策比较研究(1955-2000)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绪论 | 第13-28页 |
1. 选题缘起 | 第13-14页 |
2. 研究成果述评 | 第14-24页 |
3. 本论文的主要资料 | 第24-25页 |
4. 研究对象与思路 | 第25-26页 |
5. 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6. 特色与创新 | 第27-28页 |
第一章 中国与越南民族政策理论基础 | 第28-62页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和越南运用 | 第28-45页 |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 | 第28-38页 |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越南 | 第38-45页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两国实践的差别 | 第45-58页 |
一、民族成分确定 | 第45-49页 |
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 第49-58页 |
小结 | 第58-62页 |
第二章 云南与河江省的民族状况 | 第62-108页 |
第一节 两地地理概况 | 第62-65页 |
一、云南省地理概况 | 第62-63页 |
二、河江省地理概况 | 第63-64页 |
三、两地地理概况比较 | 第64-65页 |
第二节 两地民族状况 | 第65-78页 |
一、云南省民族状况 | 第65-72页 |
二、河江省民族状况 | 第72-78页 |
第三节 两地民族事务管理工作状况 | 第78-106页 |
一、云南民族事务管理工作状况 | 第78-89页 |
二、河江省民族事务管理工作状况 | 第89-104页 |
三、两地民族事务管理工作状况比较 | 第104-106页 |
小结 | 第106-108页 |
第三章 云南省与河江省的民族经济政策 | 第108-170页 |
第一节 云南省民族经济政策 | 第108-142页 |
一、1955年-1977年 | 第108-120页 |
二、1978年-1991年 | 第120-131页 |
三、1992年-2000年 | 第131-140页 |
四、民族经济政策的成就和存在问题 | 第140-142页 |
第二节 河江省民族经济政策 | 第142-164页 |
一、1955年-1975年 | 第142-152页 |
二、1976年-1986年 | 第152-154页 |
三、1986年-2000年 | 第154-164页 |
第三节 两地经济政策比较 | 第164-169页 |
一、政策的相同点 | 第164-165页 |
二、政策的差异点 | 第165-166页 |
三、云南省的民族政策对河江省的启示 | 第166-167页 |
四、对两地民族经济政策的思考 | 第167-169页 |
小结 | 第169-170页 |
第四章 云南省与河江省的民族文化政策 | 第170-205页 |
第一节 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化政策 | 第170-184页 |
一、1955年-1977年 | 第170-175页 |
二、1978年-1991年 | 第175-179页 |
三、1990年-2000年 | 第179-184页 |
第二节 河江省民族文化政策 | 第184-198页 |
一、1955年-1985年 | 第184-189页 |
二、1986年-2000年 | 第189-198页 |
第三节 两地民族文化政策比较 | 第198-203页 |
一、政策的相同点 | 第198-199页 |
二、政策的差异点 | 第199-201页 |
三、云南省民族文化政策经验对河江省的启示 | 第201-203页 |
小结 | 第203-205页 |
第五章 两地的民族教育政策 | 第205-240页 |
第一节 云南省民族教育政策 | 第205-219页 |
一、1955年-1977年 | 第205-206页 |
二、1978年-1991年 | 第206-215页 |
三、1992年-2000年 | 第215-218页 |
四、民族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 第218-219页 |
第二节 河江省民族教育政策 | 第219-235页 |
一、1955年-1985年 | 第219-230页 |
二、1986年-2000年 | 第230-235页 |
第三节 两地民族教育政策比较 | 第235-238页 |
一、政策的相同点 | 第235-236页 |
二、政策的差异点 | 第236页 |
三、云南省的民族教育政策对河江省的启示 | 第236-238页 |
小结 | 第238-240页 |
第六章 云南省与河江省的民族干部政策 | 第240-282页 |
第一节 云南省的民族干部政策 | 第240-261页 |
一、1955年-1977年 | 第240-250页 |
二、1978年-2000年 | 第250-261页 |
第二节 河江省的民族干部政策 | 第261-277页 |
一、1955年-1985年 | 第261-268页 |
二、1986年- 2000年 | 第268-277页 |
第三节 两地民族干部政策比较 | 第277-280页 |
一、政策的相同点 | 第277-278页 |
二、政策的差异点 | 第278页 |
三、云南省民族干部政策对河江省的启示 | 第278-280页 |
小结 | 第280-282页 |
结论 | 第282-287页 |
参考文献 | 第287-330页 |
附录 | 第330页 |
附表一: 云南少数民族支系,称谓及居住地表 | 第330-335页 |
附表二: 云南少数民族的语言系属 | 第335-336页 |
附表三: 云南省四次人口普查民族人口数表 | 第336-337页 |
附表四: 河江省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遗产整理项目 | 第337-340页 |
附表五: 河江省田野调查说明 | 第340-341页 |
后记 | 第341-3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