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施工论文--特种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论文--防护工程论文

夏热冬冷地区夹心墙构造及其拉接件设置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15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问题的提出第13-14页
        1.1.3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 国内外夹心保温墙的发展历程第15-17页
        1.2.1 国外夹心保温墙的发展历程第15-16页
        1.2.2 国内夹心保温墙的发展历程第16-17页
    1.3 国内外夹心保温墙的研究现状第17-20页
        1.3.1 拉接件研究现状第17-18页
        1.3.2 夹心墙抗震性能研究现状第18-19页
        1.3.3 夹心墙构造研究现状第19-20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0-22页
第二章 夏热冬冷地区夹心保温墙构造研究第22-42页
    2.1 夹心保温墙组成成分设计第22-30页
        2.1.1 夹心保温墙的基本构造形式第22-23页
        2.1.2 内叶墙设计第23-24页
        2.1.3 外叶墙设计第24-25页
        2.1.4 空腔层设计第25-27页
        2.1.5 拉接件设计第27-30页
    2.2 夹心保温墙构造设计第30-41页
    2.3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三章 夹心墙平面内受力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42-58页
    3.1 有限元软件的选取第42页
    3.2 模型类型的选取第42-43页
        3.2.1 常用模型类型第42页
        3.2.2 本文所选模型类型第42-43页
    3.3 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第43-44页
        3.3.1 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的介绍第43-44页
        3.3.2 损伤因子的计算方法第44页
    3.4 本构关系的选取与损伤因子的计算第44-50页
        3.4.1 混凝土的本构关系与损伤因子第44-46页
        3.4.2 砌体的本构关系与损伤因子第46-49页
        3.4.3 钢筋的本构关系第49-50页
    3.5 材料参数取值第50-54页
        3.5.1 混凝土的参数的取值第50-52页
        3.5.2 砌体的参数取值第52-54页
        3.5.3 钢筋的参数取值第54页
    3.6 夹心墙平面内受力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54-57页
        3.6.1 单元类型的选择第54页
        3.6.2 基本假定第54页
        3.6.3 模型建立的过程第54-57页
    3.7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四章 拉接件对夹心墙平面内抗震性能影响研究第58-100页
    4.1 数值模拟概况第58-61页
        4.1.1 数值模拟的目的与内容第58页
        4.1.2 数值模拟方案第58-61页
    4.2 拉接件横向间距对夹心墙平面内抗震性能的影响第61-74页
    4.3 拉接件竖向间距对夹心墙平面内抗震性能的影响第74-79页
    4.4 拉接件直径对夹心墙平面内抗震性能的影响第79-83页
    4.5 拉接件类型对夹心墙平面内抗震性能的影响第83-87页
    4.6 竖向压应力对夹心墙平面内抗震性能的影响第87-91页
    4.7 空腔层厚度对夹心墙平面内抗震性能的影响第91-96页
    4.8 本章小结第96-100页
第五章 拉接件对夹心墙热工性能影响研究第100-128页
    5.1 墙体传热系数的计算第100-101页
        5.1.1 规范中的计算方法第100页
        5.1.2 基于试验的计算方法第100-101页
    5.2 数值模拟概况第101-103页
        5.2.1 数值模拟的目的与内容第101页
        5.2.2 数值模拟方案第101-102页
        5.2.3 参数选择第102-103页
        5.2.4 数据处理方法第103页
    5.3 有限元传热模型的简化第103-108页
        5.3.1 完整模型的传热试验第103-106页
        5.3.2 有限元模型简化方法第106-107页
        5.3.3 简化模型的传热试验第107-108页
    5.4 拉接件间距对夹心墙热工性能的影响第108-111页
    5.5 拉接件直径对夹心墙热工性能的影响第111-112页
    5.6 拉接件类型对夹心墙热工性能的影响第112-114页
    5.7 单位面积拉接件数量对夹心墙热工性能的影响第114-115页
    5.8 保温层厚度对夹心墙热工性能的影响第115-117页
    5.9 材料导热系数对夹心墙热工性能的影响第117-122页
    5.10 拉接件部位节能效果分析第122-125页
        5.10.1 拉接件部位墙体保温效果分析第122-123页
        5.10.2 拉接件部位墙体隔热效果分析第123-124页
        5.10.3 拉接件部位墙体内表面结露分析第124-125页
    5.11 本章小结第125-128页
结论与展望第128-132页
    结论第128-130页
    展望第130-132页
参考文献第132-138页
致谢第138页

论文共1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CM对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的体外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SMART模型优化化学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