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口腔、颌面部肿瘤论文

ACM对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的体外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缩写词及中英文对照第7-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4页
    1.口腔癌概述第11-12页
    2.ROS与肿瘤第12-14页
        2.1 ROS概述第12-13页
        2.2 ROS在肿瘤中的作用第13-14页
    3.细胞凋亡与肿瘤第14-18页
        3.1 细胞凋亡的概念第14-15页
        3.2 细胞凋亡的三种途径第15-17页
        3.3 MAPK与细胞凋亡第17-18页
    4.细胞周期阻滞与肿瘤第18-21页
        4.1 周期调控的生物学背景第18-21页
        4.2 MAPK与细胞周期阻滞第21页
    5.蛹虫草的研究现状第21-22页
    6.立题依据第22-24页
第二章 ACM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第24-31页
    1.实验材料第24-26页
        1.1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第24页
        1.2 主要实验试剂第24-25页
        1.3 细胞株第25页
        1.4 主要实验试剂和溶液的配制第25-26页
    2.实验方法第26-28页
        2.1 细胞培养第26页
        2.2 MTT法测定ACM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第26-27页
        2.3 ACM对口腔癌KB细胞的时间-剂量-效应作用第27页
        2.4 数据统计与处理第27-28页
    3.结果与讨论第28-30页
        3.1 ACM对8种人源肿瘤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第28-29页
        3.2 ACM对KB细胞时间-剂量-效应作用曲线第29-30页
    4.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ACM对KB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第31-38页
    1.实验材料第31-32页
        1.1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第31页
        1.2 主要实验试剂第31页
        1.3 细胞株第31-32页
        1.4 主要实验试剂和溶液的配制第32页
    2.实验方法第32-34页
        2.1 DAPI染色法初步考察ACM对KB细胞核的影响第32页
        2.2 流式细胞术考察ACM诱导KB细胞凋亡作用第32-33页
        2.3 流式细胞术考察ACM对KB细胞周期的影响第33页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第33-34页
    3.结果与讨论第34-37页
        3.1 ACM诱导KB细胞凋亡第34-35页
        3.2 ACM诱导KB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第35-37页
    4.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ACM诱导KB细胞凋亡和周期阻滞机制研究第38-63页
    1.实验材料第38-41页
        1.1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第38页
        1.2 主要实验试剂第38-40页
        1.3 细胞株第40页
        1.4 主要实验试剂和溶液的配制第40-41页
    2.实验方法第41-46页
        2.1 流式细胞术考察ACM对KB细胞ROS水平的影响第41-42页
        2.2 流式细胞术考察ACM联合JNK抑制剂对ROS、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第42页
        2.3 免疫荧光法研究ACM对c-Jun蛋白核定位的影响第42页
        2.4 Western blot法考察ACM对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影响第42-44页
        2.5 q-PCR检测c-Jun、Bim、Puma的mRNA水平变化第44-46页
        2.6 数据处理与统计第46页
    3.结果与讨论第46-62页
        3.1 ACM增强KB细胞ROS水平第46-47页
        3.2 ACM上调JNK/c-Jun信号通路第47-50页
        3.3 ACM依赖于JNK通路调控p-c-Jun的活性第50-51页
        3.4 ACM促进c-Jun入核第51-52页
        3.5 ACM影响c-Jun的转录水平进而影响蛋白水平第52-53页
        3.6 ACM影响KB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第53-55页
        3.7 ACM影响细胞周期调控蛋白的表达第55-57页
        3.8 ACM诱导KB细胞凋亡和周期阻滞依赖于其JNK活性第57-62页
    4.小结第62-63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第63-65页
    1.主要结论第63-64页
    2.创新之处第64页
    3.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1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1-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制造业上市公司EVA调查报告
下一篇:夏热冬冷地区夹心墙构造及其拉接件设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