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6-16页 |
1、问题的缘起 | 第6-8页 |
2、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3、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11-16页 |
第一章 :镜像化空间对生存境遇的指涉 | 第16-36页 |
第一节 :他者的镜像:“室内”空间 | 第16-23页 |
1、室内“器物”:人与物的共情 | 第16-20页 |
2、“鬼府”:“囚”的生存隐喻 | 第20-23页 |
第二节 :“门”与“窗”:边缘的生存空间 | 第23-27页 |
第三节 :镜:作为另一种“室内”的异托邦 | 第27-36页 |
第二章 :戏剧化声音与时间的拼接术:多重空间中身份的确证 | 第36-54页 |
第一节 :隐藏自我的戏剧化表达 | 第36-41页 |
第二节 :宋琳、张枣等人的“知音诗学” | 第41-47页 |
第三节 :历史法则的怀疑:过去与此刻间的游弋 | 第47-54页 |
第三章 :出走与回归之间:个体、文本空间与历史空间的互涉 | 第54-70页 |
第一节 :融入“世界诗歌”的寓言:迻译对象的更替 | 第54-63页 |
第二节 :元诗写作:危机的表征 | 第63-70页 |
结语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第78-79页 |
后记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