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增程式电动汽车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增程式电动汽车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3 增程式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参数匹配 | 第16-26页 |
2.1 前后轴独立驱动增程式电动汽车结构分析 | 第16-17页 |
2.1.1 前后轴独立驱动增程式电动汽车结构分析 | 第16-17页 |
2.2 动力系统匹配的原则和方法 | 第17页 |
2.3 整车基本参数以及性能指标分析 | 第17-18页 |
2.3.1 整车参数以及性能指标 | 第17-18页 |
2.4 整车动力系统参数匹配 | 第18-25页 |
2.4.1 动力性能指标对整车功率匹配的影响 | 第18-19页 |
2.4.2 驱动电机与主减速器参数匹配 | 第19-22页 |
2.4.3 动力电池的匹配 | 第22-24页 |
2.4.4 增程器的匹配 | 第24-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整车控制策略分析 | 第26-41页 |
3.1 前后轴独立驱动增程式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策略研究 | 第26-27页 |
3.1.1 前后轴独立驱动增程式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策略概述 | 第26页 |
3.1.2 控制策略的设计原则 | 第26-27页 |
3.2 前后轴独立驱动增程式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策略研究 | 第27-32页 |
3.2.1 前后轴独立驱动增程式电动汽车工作模式分析 | 第27页 |
3.2.2 前后轴独立驱动增程式电动汽车工作模式判断 | 第27-32页 |
3.3 整车控制策略分析 | 第32-38页 |
3.3.1 驱动模式控制策略分析 | 第32-34页 |
3.3.2 纯电驱动模式 | 第34页 |
3.3.3 增程模式 | 第34-36页 |
3.3.4 滑行模式 | 第36-37页 |
3.3.5 制动模式 | 第37-38页 |
3.4 再生制动控制策略 | 第38-39页 |
3.4.1 再生制动控制策略 | 第38-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四章 整车控制策略建模 | 第41-51页 |
4.1 仿真软件介绍 | 第41页 |
4.2 整车模型建模 | 第41-44页 |
4.2.1 整车建模与仿真流程介绍 | 第41-44页 |
4.3 整车控制策略建模 | 第44-50页 |
4.3.1 纯电模式控制策略 | 第46-48页 |
4.3.2 增程模式控制策略建模 | 第48-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前后轴独立驱动增程式电动汽车仿真结果分析 | 第51-63页 |
5.1 前后轴独立驱动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性能分析 | 第51-54页 |
5.1.1 加速性能与最高车速分析 | 第51-52页 |
5.1.2 加速性能分析 | 第52-53页 |
5.1.3 30 min最高车速对电机额定功率需求的分析 | 第53-54页 |
5.2 NEDC循环工况经济性分析 | 第54-55页 |
5.2.1 NEDC工况续驶里程分析 | 第54-55页 |
5.3 整车控制策略控制性能分析 | 第55-61页 |
5.3.1 NEDC工况车速跟随效果分析 | 第55-56页 |
5.3.2 纯电驱动模式控制性能分析 | 第56-57页 |
5.3.3 增程模式与滑行模式整车控制性能分析 | 第57-59页 |
5.3.4 发动机工作点分析 | 第59-6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3-64页 |
全文总结 | 第63页 |
后期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