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制动系统论文

重型商用汽车长下坡安全保障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2页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3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第10-12页
第二章 重型商用汽车制动器工作过程分析与模型建立第12-31页
    2.1 排气门制动工作过程分析与模型建立第12-20页
        2.1.1 排气门制动的工作过程分析第12-16页
        2.1.2 排气制动工作过程建模第16-20页
    2.2 液力缓速器制动工作过程分析与模型建立第20-26页
        2.2.1 液力缓速器的工作过程分析第20-21页
        2.2.2 液力缓速器制动工作过程建模第21-26页
    2.3 行车制动器升降温模型研究第26-30页
        2.3.1 制动器临界温度危险状态分析第26-27页
        2.3.2 平路行车制动器升、降温模型研究第27-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重型商用汽车制动器工作模型试验对比研究第31-40页
    3.1 试验数据处理方案第31-32页
    3.2 排气制动分析模型试验验证第32-35页
        3.2.1 平路试验结果第32-34页
        3.2.2 排气制动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对比分析第34-35页
    3.3 液力缓速器制动分析模型试验验证第35-37页
        3.3.1 平路试验结果第35-36页
        3.3.2 液力缓速器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对比分析第36-37页
    3.4 行车制动器升降温试验结果与模型验证第37-39页
        3.4.1 平路试验结果第37-38页
        3.4.2 坡道制动器升温试验结果与模型验证第38-39页
    3.5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重型商用汽车连续下坡道路行驶安全模式研究第40-52页
    4.1 坡度小于持续制动下坡度范围的联合制动协调技术第40-45页
        4.1.1 稳定下坡距离计算模型第40-42页
        4.1.2 基于稳定下坡距离的联合制动协调技术研究第42-45页
    4.2 坡度大于持续制动下坡度范围的联合制动协调技术第45-51页
        4.2.1 坡道行车行驶制动器升降温模型研究第45-47页
        4.2.2 安全下坡距离计算模型第47-48页
        4.2.3 基于安全下坡距离的联合制动协调技术研究第48-51页
    4.3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车辆长下坡行驶能力计算硬件开发第52-59页
    5.1 车辆运行及道路环境参数采集第52-54页
        5.1.1 车速与发动机转速采集第52页
        5.1.2 环境温度及制动鼓温度信号采集第52-53页
        5.1.3 道路坡度采集第53-54页
    5.2 长下坡行驶能力计算软件结构与原理第54-55页
    5.3 长下坡行驶能力计算软件操作界面第55-58页
    5.4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六章 总结展望第59-61页
    6.1 全文总结第59页
    6.2 展望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确定度理论在车人碰撞事故车速计算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匹配与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