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墨子消费文化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页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墨子消费文化的形成原因 | 第18-24页 |
2.1 墨子消费文化形成的时代原因 | 第18-21页 |
2.1.1 列国交战物质严重匮乏 | 第18-19页 |
2.1.2 统治阶级骄奢淫逸 | 第19-20页 |
2.1.3 “百家争鸣”的思想氛围 | 第20-21页 |
2.2 墨子消费文化形成的阶级原因 | 第21-24页 |
2.2.1 小手工业者的阶级出身 | 第21-22页 |
2.2.2 对底层百姓的深切同情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墨子消费文化的主要内容 | 第24-34页 |
3.1 以“节用”为核心的“节俭”消费文化 | 第24-28页 |
3.1.1 日常生活的“节用” | 第24-26页 |
3.1.2 精神生活的“非乐” | 第26-27页 |
3.1.3 殡葬方面的“节葬” | 第27-28页 |
3.2 “兼”及天下的平等消费文化 | 第28-29页 |
3.2.1 主张“兴天下之利”的平等消费 | 第28-29页 |
3.2.2 主张“兼爱”的平等消费 | 第29页 |
3.3 敬畏自然的生态消费文化 | 第29-30页 |
3.4 涉及生产与消费关系的消费文化 | 第30-34页 |
3.4.1 生产对消费的决定性作用 | 第31页 |
3.4.2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 第31-34页 |
第四章 墨子消费文化的马克思主义评析 | 第34-44页 |
4.1 从马克思主义视角看墨子消费文化的进步性 | 第34-39页 |
4.1.1 突出了以民为本的理念 | 第34-35页 |
4.1.2 倡导统治阶级的引领作用 | 第35-36页 |
4.1.3 提倡多渠道增加社会财富 | 第36-38页 |
4.1.4 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 | 第38-39页 |
4.2 从马克思主义视角看墨子消费文化的局限性 | 第39-44页 |
4.2.1 难逃小生产者的阶级局限性 | 第39页 |
4.2.2 缺乏复杂的扩大再生产理论 | 第39-40页 |
4.2.3 否定精神追求和精神消费 | 第40-41页 |
4.2.4 具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 | 第41-44页 |
第五章 墨子消费文化的当代意义 | 第44-52页 |
5.1 墨子消费文化有利于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 | 第44-47页 |
5.1.1 节约型社会是我们当前的必然选择 | 第44-45页 |
5.1.2 从“节用”、“节葬”到节约型社会 | 第45-46页 |
5.1.3 建设节约型社会需保持传统节约美德 | 第46-47页 |
5.2 墨子生态消费文化有利于推动绿色发展 | 第47-49页 |
5.2.1 对大自然心存敬畏 | 第47-48页 |
5.2.2 以绿色消费推动绿色发展 | 第48-49页 |
5.3 墨子的平等消费文化有利于推动共享发展 | 第49-52页 |
5.3.1 以“兼”及天下的共建推动共享发展 | 第49-50页 |
5.3.2 以“兼”及天下的分享推动共享发展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