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1.2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1.4.1 调查法 | 第11-12页 |
1.4.2 文献研究法 | 第12页 |
1.4.3 访谈法 | 第12-13页 |
第二章 计算能力的相关研究 | 第13-16页 |
2.1 计算能力的意义 | 第13-14页 |
2.1.1 重视计算能力是我国数学教育的传统 | 第13页 |
2.1.2 《标准(2011)》赋予计算能力一些新的内涵 | 第13-14页 |
2.1.3 全面理解计算能力 | 第14页 |
2.2 计算能力的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2.3 计算能力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第三章 小学低年段学生计算能力的现状 | 第16-21页 |
3.1 小学低年段学生的计算方式 | 第16-18页 |
3.2 小学低年段学生的计算能力薄弱 | 第18-21页 |
3.2.1 小学低年段学生的计算错误类型汇总 | 第18-19页 |
3.2.2 原因分析 | 第19-21页 |
第四章 小学低年段计算教学的现状 | 第21-24页 |
4.1 小学低年段教材中计算内容的概况 | 第21-22页 |
4.2 小学低年段计算教学模式 | 第22-23页 |
4.3 小学低年段计算训练模式 | 第23-24页 |
第五章 提高小学低年段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 | 第24-32页 |
5.1 形成有效的计算教学策略 | 第24-27页 |
5.1.1 关注学生形成数感 | 第24-25页 |
5.1.2 重视运算符号教学 | 第25-26页 |
5.1.3 重视算理和算法 | 第26-27页 |
5.1.4 培养学生对计算的兴趣 | 第27页 |
5.2 促进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养成策略 | 第27-28页 |
5.2.1 认真审题的习惯 | 第27页 |
5.2.2 认真书写的习惯 | 第27-28页 |
5.2.3 打草稿的习惯 | 第28页 |
5.2.4 认真验算的习惯 | 第28页 |
5.3 形成有效的计算练习策略 | 第28-30页 |
5.3.1 基本练习要保质保量、及时到位 | 第29页 |
5.3.2 练习要连贯持续 | 第29页 |
5.3.3 练习突出重难点 | 第29-30页 |
5.3.4 合理配置多种练习形式的习题 | 第30页 |
5.3.5 重视阶段过关测评 | 第30页 |
5.4 提倡家校合作训练策略 | 第30页 |
5.5 结论与展望 | 第30-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3页 |
附录 | 第33-39页 |
附录 Ⅰ: 一年级计算能力测试卷 | 第33-35页 |
附录 Ⅱ: 关于小学低年段数学教师对低年段学生计算能力的认识访谈提纲 | 第35-36页 |
附录 Ⅲ: “1~4的乘法口诀”教学片段 | 第36-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