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精益思想的BH工厂单元化生产改进研究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5页 |
第2章 产品及流程分析 | 第15-21页 |
2.1 企业基本状况 | 第15-21页 |
2.1.1 BH公司业务 | 第15-16页 |
2.1.2 生产运营模式 | 第16-17页 |
2.1.3 供应链运营模式 | 第17-18页 |
2.1.4 公司生产过程 | 第18-19页 |
2.1.5 流水生产线的运作方式 | 第19-21页 |
第3章 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1-39页 |
3.1 存在问题描述 | 第21-25页 |
3.1.1 库存积压严重 | 第21-22页 |
3.1.2 生产周期长,计划实施困难 | 第22-23页 |
3.1.3 交货不及时,客户不满意 | 第23页 |
3.1.4 利润水平低 | 第23-24页 |
3.1.5 生产效率低、品质不稳定 | 第24-25页 |
3.2 流程的现状分析 | 第25-32页 |
3.2.1 产品的市场销售分析 | 第26页 |
3.2.2 产品的供应链分析 | 第26-27页 |
3.2.3 工艺流程和加工过程 | 第27页 |
3.2.4 生产计划与调度信息流程 | 第27-28页 |
3.2.5 生产工序过程 | 第28-30页 |
3.2.6 现状价值流图 | 第30-31页 |
3.2.7 数据分析 | 第31-32页 |
3.3 主要原因确定 | 第32-37页 |
3.3.1 批量生产方式 | 第32-33页 |
3.3.2 工艺布局 | 第33-36页 |
3.3.3 时间不平衡 | 第36-37页 |
3.4 绘制未来价值流图 | 第37-39页 |
第4章 单元化改进方案设计 | 第39-63页 |
4.1 改善方案设计思路 | 第39-42页 |
4.1.1 单件流的平行作业方式 | 第39-40页 |
4.1.2 供应链外包整合 | 第40-41页 |
4.1.3 产品布局 | 第41-42页 |
4.2 改善方案设计 | 第42-50页 |
4.2.1 U型线单元线 | 第42-43页 |
4.2.2 产品生产布局 | 第43-44页 |
4.2.3 客户需求节拍 | 第44-46页 |
4.2.4“自働化”设计 | 第46-48页 |
4.2.5“准时化”设计 | 第48-49页 |
4.2.6“平准化”设计 | 第49-50页 |
4.3 单元化生产的实施 | 第50-58页 |
4.3.1 U型单元线的建立 | 第50-52页 |
4.3.2“5S”活动展开 | 第52-53页 |
4.3.3 多能工的培养 | 第53页 |
4.3.4 标准化工作实施 | 第53-58页 |
4.4 单元化生产的改善 | 第58-63页 |
4.4.1 U型线改善 | 第58-61页 |
4.4.2 看板管理的实施 | 第61-63页 |
第5章 改进方案的实施评估 | 第63-66页 |
5.1 精益生产的价值流图评估 | 第63-64页 |
5.2 销售和市场改善评估 | 第64页 |
5.3 供应链改善评估 | 第64-65页 |
5.4 经营能力改善评估 | 第65页 |
5.5 盈利能力改善评估 | 第65-66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72页 |
6.1 经验总结 | 第66-69页 |
6.1.1 精益生产体系架构 | 第66-68页 |
6.1.2 循序渐进和持续改进 | 第68-69页 |
6.2 体会 | 第69-71页 |
6.2.1 全员参与 | 第69-70页 |
6.2.2 目标坚定 | 第70页 |
6.2.3 不拘泥于工具 | 第70页 |
6.2.4 合作共赢 | 第70-71页 |
6.3 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5-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