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7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5-17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7-23页 |
1.2.1 内部控制质量相关研究 | 第17-19页 |
1.2.2 盈余管理相关研究 | 第19-21页 |
1.2.3 内部控制质量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 | 第21-23页 |
1.2.4 文献评述 | 第23页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理论基础 | 第27-38页 |
2.1 内部控制概述 | 第27-33页 |
2.1.1 国内外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 | 第27-33页 |
2.1.2 内部控制质量的衡量 | 第33页 |
2.2 盈余管理概述 | 第33-36页 |
2.2.1 盈余管理的概念与分类 | 第33-34页 |
2.2.2 盈余管理的计量 | 第34-36页 |
2.3 内部控制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相关理论基础 | 第36-38页 |
2.3.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36页 |
2.3.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36页 |
2.3.3 信号传递理论 | 第36-37页 |
2.3.4 舞弊三角形理论 | 第37-38页 |
第三章 内部控制质量影响真实盈余管理的机理分析与研究假设提出 | 第38-44页 |
3.1 内部控制质量影响盈余管理的理论路径 | 第38-39页 |
3.2 内部控制质量影响盈余管理的博弈分析 | 第39-41页 |
3.2.1 模型基本假设 | 第39-40页 |
3.2.2 博弈模型求解 | 第40-41页 |
3.2.3 博弈均衡解的分析 | 第41页 |
3.3 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41-44页 |
第四章 内部控制质量对真实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44-60页 |
4.1 研究方法 | 第44页 |
4.2 数据来源 | 第44-45页 |
4.3 变量定义与筛选 | 第45-48页 |
4.3.1 解释变量:内部控制质量的度量 | 第45页 |
4.3.2 被解释变量:真实盈余管理的度量 | 第45-46页 |
4.3.3 匹配变量 | 第46-47页 |
4.3.4 匹配变量的筛选 | 第47-48页 |
4.4 PSM法最近邻匹配实证检验 | 第48-52页 |
4.5 稳健性检验 | 第52-60页 |
4.5.1 不同配对方式下PSM法结果分析 | 第52-54页 |
4.5.2 处理效应模型结果分析 | 第54-6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60页 |
5.2 研究启示 | 第60-61页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