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0-14页 |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1.2.3 国内外研究成果简析 | 第14页 |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 第2章 航行体齐射出水过程研究方法 | 第16-29页 |
| 2.1 引言 | 第16页 |
| 2.2 航行体齐射出水试验方法研究 | 第16-20页 |
| 2.2.1 试验整体方案 | 第16-17页 |
| 2.2.2 分系统设计 | 第17-18页 |
| 2.2.3 试验流程 | 第18-20页 |
| 2.3 航行体齐射出水仿真方法研究 | 第20-28页 |
| 2.3.1 基本控制方程 | 第21页 |
| 2.3.2 湍流模型方程 | 第21-25页 |
| 2.3.3 多相流模型 | 第25-27页 |
| 2.3.4 双航行体六自由度运动实现技术 | 第27页 |
| 2.3.5 数值离散求解方法 | 第27-28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3章 航行体齐射出水空泡形态及运动特性试验研究 | 第29-80页 |
| 3.1 引言 | 第29页 |
| 3.2 单发航行体出水试验研究 | 第29-36页 |
| 3.2.1 图像采集及处理 | 第29-32页 |
| 3.2.2 空泡轮廓演化 | 第32-35页 |
| 3.2.3 单发航行体运动特性 | 第35-36页 |
| 3.3 双发航行体齐射出水试验研究 | 第36-48页 |
| 3.3.1 坐标定义及图像采集处理 | 第36-39页 |
| 3.3.2 齐射空泡轮廓演化 | 第39-46页 |
| 3.3.3 齐射航行体运动特性 | 第46-48页 |
| 3.4 横流对双发航行体齐射出水影响的试验研究 | 第48-58页 |
| 3.4.1 图像采集及处理 | 第48-50页 |
| 3.4.2 横流下空泡轮廓演化 | 第50-57页 |
| 3.4.3 横流下航行体运动特性 | 第57-58页 |
| 3.5 航行体间距对双发航行体齐射出水影响的试验研究 | 第58-65页 |
| 3.5.1 图像采集及处理 | 第58-61页 |
| 3.5.2 各间距下空泡轮廓演化 | 第61-64页 |
| 3.5.3 各间距下航行体运动特性 | 第64-65页 |
| 3.6 航行体带空泡出水空泡溃灭研究 | 第65-78页 |
| 3.6.1 空泡溃灭形式简介 | 第65-66页 |
| 3.6.2 空泡溃灭差异分析 | 第66-68页 |
| 3.6.3 成因分析 | 第68-78页 |
| 3.7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 第4章 航行体齐射出水过程流场结构仿真研究 | 第80-104页 |
| 4.1 引言 | 第80页 |
| 4.2 仿真方法验证 | 第80-82页 |
| 4.2.1 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设置 | 第80-81页 |
| 4.2.2 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81-82页 |
| 4.3 发射时间间隔对齐射出水影响的仿真研究 | 第82-103页 |
| 4.3.1 典型工况下流场结构研究 | 第83-88页 |
| 4.3.2 典型工况下流体动力特性研究 | 第88-98页 |
| 4.3.3 发射时序对水中弹道影响分析 | 第98-103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103-104页 |
| 结论 | 第104-10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6-111页 |
| 致谢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