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导言 | 第9-14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9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13页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毁损、灭失风险的含义 | 第14-17页 |
第一节 关于各种风险含义的探究-物权消失还是债权消失 | 第14页 |
第二节 我国买卖合同法上的货物毁损、灭失的风险 | 第14-17页 |
一、买卖合同上给付风险和价金风险 | 第15页 |
二、买卖合同风险和给付风险的关系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寄送买卖中毁损、灭失的风险 | 第17-25页 |
第一节 合同的履行地 | 第17页 |
第二节 履行地与风险移转 | 第17-18页 |
第三节 我国法上的寄送买卖 | 第18页 |
第四节 合同法一百四十五条之解释 | 第18-23页 |
第五节 如何处理寄送买卖的困境 | 第23-25页 |
一、体系内解决 | 第23-25页 |
第三章 违约归责原则对毁损、灭失风险的影响 | 第25-30页 |
第一节 我国合同法的归责原则 | 第25页 |
第二节 我国买卖合同的归责原则 | 第25-26页 |
第三节 采取不同归责原则导致的毁损、灭失的风险与违约的竞合 | 第26-29页 |
一、对于合同法一百四十九条的解释 | 第26-27页 |
二、竞合逻辑上可能性 | 第27-28页 |
三、竞合的法律效果 | 第28-29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毁损、灭失风险与违约关系 | 第30-38页 |
第一节 毁损、灭失与给付不能的关系 | 第30-31页 |
一、发生情形的不同 | 第30页 |
二、发生时间的不同 | 第30-31页 |
第二节 违约和毁损、灭失的风险能否并存问题 | 第31-32页 |
第三节 毁损、灭失与不完全给付的关系 | 第32-36页 |
一、数量不足 | 第33页 |
二、质量不符合约定 | 第33-34页 |
三、所有和占有分开给付 | 第34-36页 |
第四节 给付迟延状态下的毁损、灭失的风险 | 第36-37页 |
第五节 买受人导致的迟延交付 | 第37-38页 |
第五章 合同解除后毁损、灭失的处理 | 第38-42页 |
第一节 第一百四十八条的适用范围 | 第38-39页 |
第二节 解除与给付风险负担的难点 | 第39-40页 |
第三节 合同解除后的不同效果对法条解释的影响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6-47页 |
后记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