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知识产权论文--商标法论文

论商标与域名的冲突及解决--以美国解决机制为研究对象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8-11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8页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第8-9页
    三、文献综述第9页
    四、主要研究方法第9-10页
    五、论文结构第10页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第10-11页
第一章 商标与域名冲突的原因和类型第11-17页
    第一节 商标与域名冲突的原因第11-13页
        一、商标与域名的内在属性冲突第11页
        二、商标与域名的法律保护范围不明确第11-12页
        三、域名注册机制的缺陷第12-13页
    第二节 商标与域名冲突的类型第13-17页
        一、域名侵害商标权第13-15页
        二、商标侵害域名权第15-17页
第二章 美国商标与域名冲突的解决机制分析第17-32页
    第一节 域名侵害商标权的法律规制第17-25页
        一、兰哈姆法对商标权人的保护第17-20页
        二、联邦商标反淡化法对商标权人的保护第20-23页
        三、反域名抢注消费者保护法对商标权人的保护第23-25页
    第二节 商标侵害域名权的法律规制第25-27页
        一、反域名抢注消费者保护法对域名权人的保护第25-27页
    第三节 对美国商标与域名冲突的解决机制适用之评析第27-32页
        一、对兰哈姆法适用的评论第27-28页
        二、对商标反淡化法适用的评论第28-29页
        三、对反域名抢注消费者保护法适用的评论第29-32页
第三章 我国商标与域名冲突的解决机制分析第32-43页
    第一节 我国商标与域名冲突的解决机制概述第32-37页
        一、商标法的适用第32-34页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第34-36页
        三、域名司法解释的适用第36-37页
    第二节 关于商标与域名冲突我国法律适用中的问题第37-39页
        一、现行规则的商标保护范围不合理第37页
        二、现行规则指导性弱第37-38页
        三、救济体系不完善第38页
        四、商标与域名保护不平衡第38-39页
    第三节 我国商标与域名冲突特殊立法的构想第39-43页
        一、合理地划分商标保护范围第39-40页
        二、引进美国对“混淆”的认定方式第40页
        三、适当借鉴商标淡化理论第40-41页
        四、完善法定赔偿制度第41页
        五、明确商标权与域名权的保护范围第41-43页
结束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46-47页
后记第47-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专利有效性争议可仲裁性分析
下一篇:我国合同法上毁损、灭失的风险及其与违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