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材料论文--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论文--轻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论文

合金化对Al-Zn-Mg-Cu合金重要相、界面及微观组织演变与性能影响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0页
    1.1 铝合金概述第13-14页
    1.2 Al-Zn-Mg-Cu系高强铝合金概述第14-18页
    1.3 近年来Al-Zn-Mg-Cu系合金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8-27页
        1.3.1 Al-Zn-Mg-Cu系合金沉积演变过程第18-19页
        1.3.2 Al-Zn-Mg-Cu系合金主要强化相第19-22页
        1.3.3 合金成分对Al-Zn-Mg-Cu系合金的影响第22-23页
        1.3.4 微合金化对Al-Zn-Mg-Cu系合金的影响第23-25页
        1.3.5 杂质元素对Al-Zn-Mg-Cu系合金的影响第25页
        1.3.6 其他组织结构对Al-Zn-Mg-Cu系合金的影响第25-26页
        1.3.7 制备技术和热处理工艺对Al-Zn-Mg-Cu系合金的影响第26-27页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第27-30页
第二章 理论介绍和实验方案第30-46页
    2.1 第一性原理介绍第30-32页
        2.1.1 局域密度近似第31页
        2.1.2 广义梯度近似第31页
        2.1.3 含动能密度的广义梯度近似第31-32页
        2.1.4 杂化泛函第32页
    2.2 Rietveld精修原理简介第32-34页
    2.3 金属热变形物理模拟技术第34-38页
        2.3.1 Gleeble-3500简介第34-35页
        2.3.2 流变应力与本构方程第35-36页
        2.3.3 金属热变形动态软化机制第36-38页
    2.4 有限元模拟第38页
    2.5 实验设计与方法第38-46页
        2.5.1 实验设计思路第38页
        2.5.2 合金成分设计第38-40页
        2.5.3 合金制备第40-42页
        2.5.4 均匀化处理第42页
        2.5.5 热压缩实验第42-43页
        2.5.6 微观组织分析第43-44页
        2.5.7 性能测试第44-46页
第三章 S相(Al_2CuMg)与Al基体界面原子结构、稳定性及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第46-61页
    3.1 引言第46-47页
    3.2 计算方法第47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7-59页
        3.3.1 块体性能第47-50页
        3.3.2 表面性能第50-53页
        3.3.3 Al_2CuMg(001)与Al(021)界面第53-59页
    3.4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四章 过渡金属Ti和Nb微合金化Al-6.5Zn-2Mg-2.5Cu合金微观组织的研究第61-71页
    4.1 引言第61页
    4.2 Al-Zn-Mg-Cu合金铸态与均匀化处理的微观组织第61-64页
        4.2.1 XRD衍射结果分析第61-62页
        4.2.2 SEM结果分析第62-64页
    4.3 Ti微合金化Al-Zn-Mg-Cu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第64-66页
        4.3.1 XRD衍射结果分析第64-65页
        4.3.2 SEM结果分析第65-66页
    4.4 Nb微合金化Al-Zn-Mg-Cu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第66-69页
        4.4.1 XRD衍射结果分析第66-67页
        4.4.2 SEM结果分析第67-69页
    4.5 分析与讨论第69-70页
    4.6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五章 Nb合金化对D0_(22)Al_3Ti的晶体结构、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第71-95页
    5.1 引言第71-72页
    5.2 计算方法第72-73页
        5.2.1 计算参数与模型构建第72页
        5.2.2 形成能的计算第72-73页
    5.3 实验过程第73-74页
        5.3.1 样品制备第73-74页
        5.3.2 样品测定第74页
    5.4 实验与计算结果第74-93页
        5.4.1 计算的能量预测和稳定性第74-76页
        5.4.2 计算的点阵常数第76-79页
        5.4.3 计算的弹性性能第79-83页
        5.4.4 计算的电子结构第83-87页
        5.4.5 实验结果第87-93页
    5.5 讨论第93-94页
    5.6 本章小结第94-95页
第六章 稀土Ho微合金化铸态Al-6.5Zn-2.1Mg-2Cu合金微观组织与性能研究第95-111页
    6.1 引言第95页
    6.2 实验结果第95-108页
        6.2.1 稀土Ho含量对铸态Al-6.5Zn-2.1Mg-2Cu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第95-100页
        6.2.2 稀土Ho含量对铸态Al-6.5Zn-2.1Mg-2Cu合金析出相的影响第100-103页
        6.2.3 稀土Ho含量对铸态Al-6.5Zn-2.1Mg-2Cu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第103-104页
        6.2.4 稀土Ho微合金化铸态Al-6.5Zn-2.1Mg-2Cu合金断口形貌观察第104-108页
    6.3 分析与讨论第108-110页
    6.4 本章小结第110-111页
第七章 稀土Ho微合金化Al-6.5Zn-2.1Mg-2Cu合金均匀化处理微观组织与性能的研究第111-125页
    7.1 引言第111页
    7.2 均匀化处理对Al-6.5Zn-2.1Mg-2Cu-0.5Ho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第111-113页
        7.2.1 均匀化处理时间对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第111-112页
        7.2.2 均匀化处理温度对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第112-113页
    7.3 均匀化处理对Al-6.5Zn-2.1Mg-2Cu-0.5Ho合金析出相的影响第113-122页
        7.3.1 合金均匀化态的X射线衍射分析第113-115页
        7.3.2 均匀化处理Al-6.5Zn-2.1Mg-2Cu-0.5Ho合金DSC分析第115-120页
        7.3.3 合金均匀化处理后组织中残留相分析第120-122页
    7.4 均匀化处理对Al-6.5Zn-2.1Mg-2Cu-xHo合金显微硬度的影响第122-123页
    7.5 分析与讨论第123页
    7.6 本章小结第123-125页
第八章 Al-6.5Zn-2.1Mg-2Cu-xHo合金的热压缩变形行为及其有限元模拟研究第125-161页
    8.1 不同Ho含量合金的流变应力与本构方程第125-145页
        8.1.1 Al-6.5Zn-2.1Mg-2Cu合金流变应力与本构方程第125-130页
        8.1.2 Al-6.5Zn-2.1Mg-2Cu-0.2Ho合金的流变应力与本构方程第130-133页
        8.1.3 Al-6.5Zn-2.1Mg-2Cu-0.4Ho合金的流变应力与本构方程第133-136页
        8.1.4 Al-6.5Zn-2.1Mg-2Cu-0.5Ho合金的流变应力与本构方程第136-139页
        8.1.5 Al-6.5Zn-2.1Mg-2Cu-0.6Ho合金的流变应力与本构方程第139-142页
        8.1.6 Al-6.5Zn-2.1Mg-2Cu-0.8Ho合金的流变应力与本构方程第142-145页
    8.2 不同Ho含量合金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及热变形激活能对比第145-146页
    8.3 Al-6.5Zn-2.1Mg-2Cu-xHo合金热变形组织第146-149页
        8.3.1 Ho含量对Al-6.5Zn-2.1Mg-2Cu合金热变形组织的影响第146-148页
        8.3.2 变形条件对Al-6.5Zn-2.1Mg-2Cu-0.5Ho合金热变形组织的影响第148-149页
            8.3.2.1 变形温度对Al-6.5Zn-2.1Mg-2Cu-0.5Ho合金热变形组织的影响第148页
            8.3.2.2 应变速率对Al-6.5Zn-2.1Mg-2Cu-0.5Ho合金热变形组织的影响第148-149页
    8.4 Al-6.5Zn-2.1Mg-2Cu合金的热压缩过程的有限元模拟结果与分析第149-159页
        8.4.1 合金热压缩过程的有限元分析第150-154页
        8.4.2 合金成分对热压缩变形的等效应力、等效应变的影响第154-156页
        8.4.3 应变速率对热压缩变形的等效应力、等效应变的影响第156-158页
        8.4.4 应变温度对热压缩变形的等效应力、等效应变的影响第158-159页
    8.5 本章小结第159-161页
第九章 结论第161-163页
参考文献第163-17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78-179页
致谢第179-180页
附录第180页

论文共1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薄板的折弯回弹及拉深成形预测模型的研究
下一篇:类电磁诱导透明超材料的设计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