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压力加工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压力加工理论论文

薄板的折弯回弹及拉深成形预测模型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主要缩略词及符号第16-20页
第一章 绪论第20-2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20-23页
        1.1.1 研究背景第20-22页
        1.1.2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意义第22-23页
    1.2 研究现状第23-27页
        1.2.1 板料折弯的研究现状第23-25页
        1.2.2 拉深成形的研究现状第25-27页
    1.3 研究存在的问题第27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7-29页
第二章 折弯板材料参数的反求第29-42页
    2.1 参数反求的方法第29-33页
        2.1.1 径向基函数简介第29页
        2.1.2 粒子群算法简介第29-30页
        2.1.3 动态近似模型优化方法第30-32页
        2.1.4 动态近似优化模型的实例测试第32-33页
    2.2 折弯实验第33-36页
        2.2.1 折弯回弹过程简介第33-34页
        2.2.2 实验简介第34-35页
        2.2.3 实验结果的统计第35-36页
    2.3 折弯板料的参数反求第36-41页
        2.3.1 材料参数反求的原理第36页
        2.3.2 有限元模拟第36-38页
        2.3.3 目标函数第38页
        2.3.4 材料反求参数的筛选第38-39页
        2.3.5 反求过程及结果第39-40页
        2.3.6 反求结果的实验检验第40-41页
    2.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三章 折弯回弹补偿的分析计算模型第42-58页
    3.1 折弯回弹补偿算法的推导及精度检验第42-47页
        3.1.1 理论模型的推导及整理第42-44页
        3.1.2 理论模型计算精度的检验第44-47页
    3.2 基于DELEM系统的折弯回弹补偿算法的改进第47-52页
        3.2.1 影响理论模型计算精度的因素第47-48页
        3.2.2 模型的改进方案和原理第48页
        3.2.3 折弯内半径与板厚的关系第48-50页
        3.2.4 折弯半径系数的表达式第50-52页
    3.3 折弯回弹补偿的修正算法第52-53页
    3.4 改进后的折弯回弹补偿算法与DELEM系统的对比第53-57页
    3.5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四章 折弯回弹的BPNN-Spline预测模型第58-77页
    4.1 折弯回弹的样本集第58-62页
        4.1.1 BPNN和Spline简介第58-59页
        4.1.2 BPNN中折弯材料的表示方法第59-60页
        4.1.3 模型的输入参数及水平第60页
        4.1.4 BPNN的样本集第60-62页
    4.2 参数的影响分析第62-66页
        4.2.1 折弯参数的影响第62-65页
        4.2.2 长度比例缩放系数的影响第65-66页
    4.3 BPNN-Spline联合模型的建立第66-70页
        4.3.1 BPNN训练精度的评价标准第66页
        4.3.2 BPNN-Spline模型的结构第66-68页
        4.3.3 BPNN的函数形式第68-69页
        4.3.4 BPNN-Spline联合模型第69-70页
    4.4 BPNN-Spline与传统BPNN的对比和讨论第70-72页
        4.4.1 BPNN-Spline与传统BPNN的对比第70-71页
        4.4.2 BPNN-Spline的优势第71-72页
    4.5 BPNN-Spline模型预测精度的检验第72-75页
        4.5.1 BPNN-Spline模型的适用范围第72页
        4.5.2 各种折弯工况参数下BPNN-Spline的预测精度第72-74页
        4.5.3 BPNN-Spline与实际折弯实验的对比第74-75页
    4.6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第五章 杯形件二次拉深的应力分析第77-102页
    5.1 二次拉深变形区的应力分析第77-90页
        5.1.1 二次拉深的变形位置状态第77-78页
        5.1.2 大端为直壁的阶梯杯形件变形区的应力第78-84页
        5.1.3 大端为压边圈圆角的阶梯杯形件变形区的应力第84-87页
        5.1.4 杯口分别为法兰和圆角的杯形件变形区的应力第87-90页
    5.2 二次拉深的凸模拉力第90-91页
    5.3 二次拉深分析模型计算精度的检验第91-97页
        5.3.1 二次拉深的有限元模型第91-93页
        5.3.2 二次拉深有限元模型的实验验证第93页
        5.3.3 二次拉深凸模拉力的计算和模拟第93-95页
        5.3.4 二次拉深凸模拉力的实验验证第95-97页
    5.4 二次拉深参数的影响第97-100页
    5.5 本章小结第100-102页
第六章 杯形件成形质量的BPNN-Spline预测模型第102-125页
    6.1 杯形件拉深成形的有限元模拟第102-114页
        6.1.1 拉深成形质量的评价标准第102-104页
        6.1.2 杯形件拉深成形的有限元模型第104-105页
        6.1.3 有限元模型的精度检验第105页
        6.1.4 拉深高度的设置第105-106页
        6.1.5 BPNN的输入参数第106-107页
        6.1.6 BPNN的训练样本集第107-111页
        6.1.7 材料参数对成形质量的影响第111-113页
        6.1.8 长度比例缩放系数对成形质量的影响第113-114页
    6.2 BPNN-Spline预测模型的建立第114-121页
        6.2.1 BPNN的网络结构第114-115页
        6.2.2 BPNN的精度第115-117页
        6.2.3 BPNN-Spline联合模型第117-118页
        6.2.4 BPNN-Spline模型的应用范围第118-119页
        6.2.5 测试实例第119-121页
    6.3 杯形件拉深成形工艺参数的遗传优化算法第121-124页
        6.3.1 遗传算法简介第121-122页
        6.3.2 遗传算法优化模型的变量第122页
        6.3.3 优化模型的参数设置第122页
        6.3.4 优化实例第122-124页
    6.4 本章小结第124-125页
第七章 钣金成形预测系统第125-140页
    7.1 钣金成形预测系统的功能模块第125-128页
    7.2 系统的开发工具第128-130页
        7.2.1 人机交互界面的开发工具第128页
        7.2.2 系统预测功能的开发工具第128-129页
        7.2.3 系统数据库的开发工具第129页
        7.2.4 人机交互界面与MATLAB程序的耦合第129页
        7.2.5 人机交互界面与数据库的连接第129-130页
    7.3 系统数据库的管理第130-133页
        7.3.1 用户账号数据库第130-132页
        7.3.2 材料数据库第132-133页
        7.3.3 折弯回弹和拉深成形样本库第133页
    7.4 系统应用模块第133-136页
        7.4.1 板料折弯预测模块第133-135页
        7.4.2 杯形件成形质量预测模块第135-136页
    7.5 实例演示第136-139页
        7.5.1 折弯回弹实例演示第136-138页
        7.5.2 拉深成形实例演示第138-139页
    7.6 本章小结第139-140页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第140-143页
    8.1 工作总结第140-141页
    8.2 研究展望第141-143页
致谢第143-144页
参考文献第144-154页
附录A 折弯回弹BPNN-Spline预测模型MATLAB程序第154-156页
    A1 BPNN第154-155页
    A2 BPNN-Spline第155-156页
附录B 杯形件成形质量BPNN-Spline预测模型MATLAB程序第156-170页
    B1 BPNN_1(1-Thin_H)第156-158页
    B2 BPNN_2(1-Thin_(H/2))第158-161页
    B3 BPNN_3(Jw_H)第161-163页
    B4 BPNN_4(Jw_(H2)第163-166页
    B5 BPNN_(1,2)-Spline_1, BPNN_(3,4)-Spline_2(1-Thin,Jw)第166页
    B6 遗传算法GABP第166-169页
    B7 成形变量归一化第169-170页
博士学位攻读期间的学术成果第170页

论文共1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磺化聚醚醚酮/聚偏氟乙烯的自平衡气调膜的制备及应用
下一篇:合金化对Al-Zn-Mg-Cu合金重要相、界面及微观组织演变与性能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