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供销管理论文

台湾地区机电产业专用性、不确定性、伙伴关系与供应链绩效之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2页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1-18页
        1.1.1 台湾机电产业发展现况第12-17页
        1.1.2 台湾机电产业特性及面临的问题第17-18页
    1.2 研究方法第18-19页
        1.2.1 前测(pretest)第18页
        1.2.2 问卷设计第18-19页
        1.2.3 研究对象第19页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第19-20页
        1.3.1 研究思路第19-20页
        1.3.2 研究内容第20页
    1.4 创新之处第20-22页
第二章 文献探讨第22-48页
    2.1 机电产业供应链(supplychain)第22-23页
    2.2 资产专用性(assetspecificity)第23-26页
        2.2.1 资产专用性的定义第24页
        2.2.2 资产专用性的类型第24-26页
    2.3 伙伴关系(partnership)第26-34页
        2.3.1 伙伴关系的定义第26-28页
        2.3.2 伙伴关系的衡量因素第28-31页
        2.3.3 资产专用性对伙伴关系的影响效果第31-34页
    2.4 政策不确定性(policyuncertainty)第34-42页
        2.4.1 环境不确定性类型第34-36页
        2.4.2 绿色供应链制约(greensupplychainmanagement)第36-39页
        2.4.3 ECFA第39-41页
        2.4.4 政策不确定性与伙伴关系的关系第41-42页
    2.5 供应链绩效(supplychainperformance)第42-48页
第三章 台湾机电产业供应链绩效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设计第48-71页
    3.1 提出问题第48-50页
        3.1.1 研究目的第48-49页
        3.1.2 研究方法第49页
        3.1.3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49-50页
    3.2 问卷数据的收集第50-56页
        3.2.1 数据来源第50-51页
        3.2.2 抽样方法介绍第51页
        3.2.3 问卷内容介绍与执行情况第51-56页
    3.3 问卷数据的处理第56-60页
    3.4 台湾机电产业调研数据的统计性分析第60-71页
        3.4.1 台湾机电产进出口额/交易对象分析第60-64页
        3.4.2 本文変量的设置第64-65页
        3.4.3 信效度检验第65-71页
第四章 基于SEM的台湾机电产业供应链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第71-88页
    4.1 基于SEM的台湾机电产业供应链分析第71-83页
        4.1.1 结构方程模型简介第71-72页
        4.1.2 模型的基本假设第72-82页
        4.1.3 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图与形式第82-83页
    4.2 线性结构关系模型分析第83-84页
        4.2.1 最佳SEM模型分析第83页
        4.2.2 整体结构模型适配度检验第83-84页
    4.3 模型的参数估计及分析第84-86页
        4.3.1 参数估计及显著性检验第84-86页
        4.3.2 模型整体拟合评价第86页
    4.4 模型结果分析第86-88页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第88-95页
    5.1 .潜在共变数检定第88页
    5.2 实证研究结果第88-91页
        5.2.1 机电产业的资产专用性对伙伴关系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第88-89页
        5.2.2 政策不确定性对机电产业的伙伴关系存在显著反向影响第89-90页
        5.2.3 机电业厂商的资产专用性对供应链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第90页
        5.2.4 政策不确定性对机电产业供应链绩效存在显著反向影响第90页
        5.2.5 机电产业伙伴关系紧密程度,对供应链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第90-91页
    5.3 管理实践意义第91-93页
        5.3.1 不断投资,创造被利用的价值第91页
        5.3.2 掌握区位优势,创造产业供应链竞争力第91-92页
        5.3.3 主动因应政策,顺从未来趋势第92页
        5.3.4 建立长期伙伴关系,产业垂直整合第92-93页
    5.4 研究限制第93页
        5.4.1 抽样限制第93页
        5.4.2 衡量工具限制第93页
    5.5 未来研究建议第93-95页
致谢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8页
附录A 相关网站网址第108-109页
附录B 调查问卷第109-114页
附录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非合作背景下的科特迪瓦阿比让港口发展研究
下一篇:外劳与本劳最低工资政策博弈研究--以台湾S企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