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绪论 | 第11-15页 |
| (一)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 1.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 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二) 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 1. 关于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 | 第12-13页 |
| 2. 关于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 | 第13页 |
| 3. 关于课堂教学中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研究 | 第13-14页 |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4-15页 |
| 1.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一、中华传统美德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相关理论概述 | 第15-18页 |
| (一) 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 | 第15-16页 |
| 1. 美德 | 第15页 |
| 2. 中华传统美德 | 第15-16页 |
|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与中华传统美德的关系 | 第16-18页 |
| 1. 二者在教育内容上存在契合性 | 第16页 |
| 2. 二者在根本目标上存在一致性 | 第16页 |
| 3. 二者在教育方式上存在互补性 | 第16-18页 |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第18-21页 |
| (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必要性 | 第18-19页 |
| 1. 是高中生发展的实际需要 | 第18页 |
| 2. 符合高中思想政治课特点 | 第18-19页 |
| 3. 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 第19页 |
|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性 | 第19-21页 |
| 1. 有助于丰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资源 | 第19页 |
| 2. 有助于塑造高中生形成优秀的品格 | 第19-20页 |
| 3. 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美德 | 第20-21页 |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 第21-31页 |
| (一) 仁者爱人的人际观教育 | 第21页 |
| (二) 诚实守信的处世观教育 | 第21-22页 |
| (三) 自强不息的人生观教育 | 第22页 |
| (四) 知耻而后勇的荣辱观教育 | 第22-23页 |
| (五) 齐家爱国的社会观教育 | 第23页 |
| (六) “天人合一”的生态责任观教育 | 第23-31页 |
|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策略 | 第31-36页 |
| (一) 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 第31-32页 |
| 1. 提升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 | 第31页 |
| 2. 转变教师错误的观念 | 第31-32页 |
| 3. 改进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 | 第32页 |
| (二) 深入挖掘并延伸教材 | 第32-33页 |
| 1. 深入挖掘教材中原有的传统美德资源 | 第32页 |
| 2. 延伸教材中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内容 | 第32-33页 |
| (三) 改进传统美德教育的教学过程 | 第33-34页 |
| 1. 在教学过程中启发诱导 | 第33页 |
| 2. 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 | 第33页 |
| 3.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以身作则 | 第33-34页 |
| (四) 在课外活动中加强传统美德教育 | 第34-36页 |
| 1. 开展关于传统美德的多样校园文化活动 | 第34页 |
| 2. 探寻身边发扬传统美德的人和事 | 第34-35页 |
| 3. 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 第35-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