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船舶工程论文--船舶电气设备、观通设备论文--船用强电设备论文

新型船舶发电机组干式负荷装置智能测控系统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6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现状第11-12页
    1.2 智能测控系统的研究意义第12-14页
    1.3 主要技术要求第14页
    1.4 本文研究内容第14-15页
    1.5 本章小结第15-16页
第二章 智能测控系统方案研究第16-33页
    2.1 负载装置第16-21页
        2.1.1 水电阻负载第16-18页
        2.1.2 干电阻负载第18-20页
        2.1.3 可调节电抗器选型第20-21页
        2.1.4 负载装置设计第21页
    2.2 电气控制与数据采集设备第21-24页
        2.2.1 PLC选型和设计第21-22页
        2.2.2 触摸屏的选型第22-23页
        2.2.3 测试仪表选型第23页
        2.2.4 其他设备选型第23-24页
    2.3 计算机监控系统第24-27页
        2.3.1 人机界面系统第25页
        2.3.2 运行策略第25-26页
        2.3.4 数据曲线报表系统第26-27页
    2.4 功能设计第27-28页
    2.5 系统模式第28-31页
        2.5.1 单独模式第28-30页
        2.5.2 组合模式第30-31页
    2.6 总体设计方案第31-32页
    2.7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干阻负载的控制与调节第33-47页
    3.1 干阻负载试验连续调节的实现第33-37页
        3.1.1 D/A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第33-35页
        3.1.2 干阻负载连续调节的方式第35-36页
        3.1.3 干阻负载的设计第36-37页
    3.2 干阻负载控制分析和策略第37-39页
        3.2.1 被控对象特性第37-38页
        3.2.2 控制策略概述第38-39页
    3.3 干阻负载控制实现第39-45页
        3.3.1 基于模糊控制的主负载调节第39-41页
        3.3.2 基于二分查找法的权电阻调节第41-43页
        3.3.5 干阻负载控制调节实现第43-45页
    3.4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四章 控制网络第47-66页
    4.1 基于工业以太网的控制网络第47-52页
        4.1.1 工业以太网第47-48页
        4.1.2 Modbus/TCP协议第48-49页
        4.1.3 控制网络结构第49-51页
        4.1.4 控制网络通信机制第51-52页
    4.2 控制网络实现第52-61页
        4.2.1 监控中心站通信实现第52-54页
        4.2.2 监测子站通信实现第54-56页
        4.2.3 多台PLC间的通信实现第56-58页
        4.2.4 通信保活机制第58-61页
    4.3 控制网络分析第61-65页
        4.3.1 负载分析第61-64页
        4.3.2 时延分析第64-65页
    4.4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五章计算机监控系统第66-80页
    5.1 监控系统的功能第66页
    5.2 人机界面设计第66-68页
        5.2.1 参数设置界面第67页
        5.2.2 工况模拟界面第67-68页
    5.3 报警处理第68-69页
    5.4 报表系统第69-71页
    5.5 测试内容第71-78页
        5.5.1 负载试验第71-73页
        5.5.2 电压试验第73-74页
        5.5.3 并机试验第74-76页
        5.5.4 突加突卸试验第76-78页
    5.6 性能分析报告第78-79页
    5.7 本章小结第79-80页
总结与展望第80-82页
    总结第80-81页
    展望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6-87页
致谢第87-88页
附件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层堤基管涌通道上溯发展的试验研究
下一篇: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性能计算与实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