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基于动态共价键构筑功能性水凝胶

中文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前言第15-76页
    1.1 自修复凝胶第15-29页
        1.1.1 自修复凝胶的分类第16-17页
        1.1.2 物理自修复凝胶第17-22页
            1.1.2.1 疏水相互作用第18-19页
            1.1.2.2 主-客体相互作用第19页
            1.1.2.3 氢键第19-20页
            1.1.2.4 聚合物-纳米复合相互作用第20-22页
            1.1.2.5 分子间多相互作用第22页
        1.1.3 化学自修复凝胶第22-29页
            1.1.3.1 苯硼酸酯络合物第23页
            1.1.3.2 二硫键第23-24页
            1.1.3.3 亚胺键(Schiff)第24-25页
            1.1.3.4 酰腙键第25-27页
            1.1.3.5 Diels-Alder反应第27-29页
    1.2 自修复凝胶的应用第29-33页
        1.2.1 涂料/密封胶/组织粘合剂第29-30页
        1.2.2 可注射水凝胶在药物/细胞递送领域的应用第30-32页
        1.2.3 自修复凝胶展望第32-33页
    1.3 蛋白质水凝胶第33-44页
        1.3.1 物理交联的蛋白质水凝胶第33-39页
            1.3.1.1 由卷曲螺旋结构域聚集驱动的物理水凝胶第34-36页
            1.3.1.2 由蛋白质-蛋白质/肽相互作用形成的物理水凝胶第36-37页
            1.3.1.3 基于多肽逆温度转变的物理蛋白质水凝胶第37-39页
        1.3.2 化学交联蛋白质水凝胶第39-44页
            1.3.2.1 通过酪氨酸残基交联第40-43页
            1.3.2.2 通过赖氨酸交联第43-44页
            1.3.2.3 通过半胱氨酸残基的硫醇-烯化学交联第44页
    1.4 蛋白质水凝胶的应用第44-55页
        1.4.1 用蛋白质水凝胶模拟肌肉的力学性能第45-48页
        1.4.2 3D生物打印第48-52页
        1.4.3 蛋白质水凝胶的展望第52-55页
    本文立论依据第55-58页
    参考文献第58-76页
第二章 基于柱芳烃的酶调控快速自修复水凝胶第76-104页
    2.1 设计思路第76-78页
    2.2 实验部分第78-85页
        2.2.1 实验材料第78页
        2.2.2 试验仪器第78-79页
        2.2.3 实验方法第79-85页
            2.2.3.1 全甲氧基柱[5]芳烃的合成(1a)第79-80页
            2.2.3.2 全羟基柱[5]芳烃的合成(1b)第80-81页
            2.2.3.3 全酯化柱[5]芳烃的合成(2a)第81-82页
            2.2.3.4 全肼柱[5]芳烃的合成(2b)(成胶因子)第82-84页
            2.2.3.5 双醛基PEG_(4000)(DF-PEG_(4000))的合成(成胶因子)第84-85页
            2.2.3.6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样品的制备方法第85页
            2.2.3.7 流变测试方法第85页
            2.2.3.8 拉伸测试方法第85页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85-99页
        2.3.1 水凝胶的制备与表征第85-87页
        2.3.2 流变测试结果分析第87-89页
        2.3.3 双酶(GO_x与CAT)活性测试第89-91页
            2.3.3.1 GO_x活性测试(间接法)第89-90页
            2.3.3.2 CAT活性测试(直接法)第90-91页
        2.3.4 自修复性能的测定第91-96页
            2.3.4.1 切断修复及拉伸测试第91-93页
            2.3.4.2 水凝胶的多段修复实验第93-94页
            2.3.4.3 水凝胶的划痕修复实验第94-95页
            2.3.4.4 水凝胶内部扩散性质的研究第95-96页
        2.3.5 分散碳纳米管的导电水凝胶的制备与表征第96-99页
            2.3.5.1 设计思路第97页
            2.3.5.2 导电水凝胶的制备与表征第97-98页
            2.3.5.3 导电水凝胶的自修复与导电性能研究第98-99页
    2.4 本章小结第99-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4页
第三章 快速自修复的蛋白质水凝胶第104-124页
    3.1 设计思路第104-107页
    3.2 实验部分第107-108页
        3.2.1 实验材料第107页
        3.2.2 试验仪器第107页
        3.2.3 实验方法第107-108页
            3.2.3.1 BSA蛋白质水凝胶的制备第107页
            3.2.3.2 红外光谱测试第107页
            3.2.3.3 圆二色谱测试(CD)第107-108页
            3.2.3.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第108页
            3.2.3.5 流变测试第108页
            3.2.3.6 拉伸测试第108页
            3.2.3.7 光镜测试第108页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08-118页
        3.3.1 红外光谱分析第108-109页
        3.3.2 BSA还原蛋白质水凝胶的结构研究第109-110页
        3.3.3 BSA还原蛋白质水凝胶自修复性能的研究第110-112页
        3.3.4 BSA还原蛋白质水凝胶划痕修复的研究第112-113页
        3.3.5 BSA还原蛋白质水凝胶流变性质的研究第113-114页
        3.3.6 BSA还原蛋白质水凝胶多断裂界面的自修复研究第114-115页
        3.3.7 CD测试研究第115-116页
        3.3.8 BSA还原蛋白质水凝胶可注射性能的研究第116-117页
        3.3.9 细胞毒性实验结果分析第117-118页
    3.4 本章小结第118-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24页
第四章 模拟肌肉生物力学行为的高伸缩性蛋白质水凝胶第124-140页
    4.1 设计思路第124-126页
    4.2 实验部分第126-128页
        4.2.1 实验材料第126页
        4.2.2 试验仪器第126页
        4.2.3 实验方法第126-128页
            4.2.3.1 水凝胶的制备第126页
            4.2.3.2 流变测试方法第126页
            4.2.3.3 拉伸测试方法第126-127页
            4.2.3.4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SEM)第127页
            4.2.3.5 原子力显微镜测量(AFM)第127页
            4.2.3.6 圆二色谱测试(CD)第127页
            4.2.3.7 水凝胶的溶胀实验第127页
            4.2.3.8 蛋白质混合水凝胶的细胞毒性实验第127-128页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28-136页
        4.3.1 蛋白质水凝胶结构分析第128页
        4.3.2 流变测试结果分析第128-129页
        4.3.3 拉伸测试结果分析第129-132页
        4.3.4 蛋白质混合水凝胶的溶胀实验第132-135页
        4.3.5 细胞毒性实验结果分析第135-136页
    4.4 本章小结第136-137页
    参考文献第137-140页
结论第140-142页
作者简历第142页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42-144页
致谢第144页

论文共1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效热活性延迟荧光D-A型有机小分子的理论设计和研究
下一篇:新型多钒硼酸盐簇合物的制备和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