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6页 |
·选题的由来和背景 | 第10-11页 |
·选题的由来 | 第10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10-11页 |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2-14页 |
·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本文分析 | 第13-14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4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14页 |
·比较研究法 | 第14页 |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和不足 | 第14-16页 |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第14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研究的不足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我国乡村民主主体概述 | 第16-27页 |
·民主主体的涵义及特征 | 第16-21页 |
·主体及主体性涵义 | 第16-17页 |
·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和主体性论述及意义 | 第17-20页 |
·民主主体的基本特征 | 第20-21页 |
·我国乡村民主主体的现状 | 第21-23页 |
·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 第21-22页 |
·村民流动及村民分化 | 第22页 |
·派系及宗族观念浓厚 | 第22-23页 |
·我国乡村民主主体的发展及问题 | 第23-27页 |
·我国乡村民主主体的发展 | 第23页 |
·我国乡村民主主体存在的问题 | 第23-27页 |
第三章 影响我国乡村民主主体的因素 | 第27-35页 |
·不利因素 | 第27-30页 |
·封建残余观念的影响 | 第27-28页 |
·小农经济的阻碍 | 第28-29页 |
·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 | 第29-30页 |
·村民自身素质的影响 | 第30页 |
·有利因素 | 第30-35页 |
·不断完善的民主法治 | 第30-31页 |
·平稳而较快发展的市场经济 | 第31-32页 |
·坚强而有力的党的领导 | 第32-33页 |
·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 第33-35页 |
第四章 促进我国乡村民主主体成长的对策 | 第35-43页 |
·大力发展乡村经济,提高村民收入 | 第35-36页 |
·提升乡村经济规模,提高村民的集体意识 | 第35-36页 |
·增强乡村集体经济实力,提高村民收入水平 | 第36页 |
·鼓励村民“走出去”,开拓广阔的视野 | 第36页 |
·村民应该更多地积极参与乡村民主实践 | 第36-37页 |
·村民积极参与民主监督 | 第36-37页 |
·村民积极参与民主决策 | 第37页 |
·政府应该营造乡村民主主体成长的政治条件 | 第37-40页 |
·理顺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关系 | 第38-39页 |
·理顺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的关系 | 第39-40页 |
·加强对村干部和村民的教育,增强其民主素质 | 第40页 |
·政府应该做好乡村民主宣传工作,注重与村民的良性互动 | 第40-43页 |
·培育适合村民参与民主的环境 | 第40-41页 |
·注重与村民的良性互动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研究生阶段发表的论文,学术成果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