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绍平原、澧阳平原水稻驯化速率区域差异及原因解释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24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学术史回顾 | 第9-22页 |
1.2.1 稻作农业的起源时间与起源中心区 | 第9-12页 |
1.2.2 野生稻和驯化稻的判别方法 | 第12-15页 |
1.2.3 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的驯化速率 | 第15-20页 |
1.2.4 影响稻作农业起源的因素 | 第20-22页 |
1.3 研究方案 | 第22-24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22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4-28页 |
2.1 澧阳平原与宁绍平原的地质地理环境概况 | 第24-25页 |
2.2 澧阳平原与宁绍平原的文化发展序列 | 第25-26页 |
2.3 澧阳平原与宁绍平原全新世气候变化 | 第26-28页 |
第三章 澧阳平原与宁绍平原动植物资源对比 | 第28-52页 |
3.1 植物资源对比 | 第28-40页 |
3.1.1 上山文化诸遗址 | 第29-30页 |
3.1.2 跨湖桥遗址 | 第30-31页 |
3.1.3 田螺山遗址 | 第31-33页 |
3.1.4 八十挡遗址 | 第33-34页 |
3.1.5 城头山遗址 | 第34-36页 |
3.1.6 讨论与小结 | 第36-40页 |
3.2 动物资源对比 | 第40-52页 |
3.2.1 跨湖桥遗址 | 第42-43页 |
3.2.2 田螺山遗址 | 第43-44页 |
3.2.3 八十挡遗址 | 第44-45页 |
3.2.4 城头山遗址 | 第45页 |
3.2.5 讨论与小结 | 第45-52页 |
第四章 人口规模与土地利用估算 | 第52-70页 |
4.1 人口数量估算 | 第52-60页 |
4.1.1 研究方法 | 第52-55页 |
4.1.2 澧阳平原的人口估算 | 第55-56页 |
4.1.3 宁绍平原的人口估算 | 第56-58页 |
4.1.4 讨论与小结 | 第58-60页 |
4.2 宜耕土地面积估算 | 第60-70页 |
4.2.1 研究方法 | 第61-64页 |
4.2.2 资料来源与研究步骤 | 第64-67页 |
4.2.3 讨论与小结 | 第67-7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不足 | 第70-72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70页 |
5.2 不足之处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0页 |
附录 | 第80-92页 |
致谢 | 第92-9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