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印象管理中的热情—能力补偿--性别与地位的作用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前言第12-15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1 理论意义第13页
        1.2.2 实践意义第13-14页
    1.3 研究目的第14-15页
2 文献综述第15-25页
    2.1 印象管理第15-16页
        2.1.1 印象管理的概念第15页
        2.1.2 印象管理的目标与策略第15-16页
    2.2 印象管理中的热情-能力补偿效应第16-19页
        2.2.1 社会认知中的热情能力补偿第16-17页
        2.2.2 矛盾的刻板印象第17页
        2.2.3 印象管理中的热情能力补偿(基于社会目标)第17-18页
        2.2.4 印象管理中的热情能力补偿(基于刻板印象)第18-19页
    2.3 性别与地位信念第19-22页
        2.3.1 角色相容理论第19-20页
        2.3.2 性别刻板印象第20页
        2.3.3 地位信念与地位刻板印象第20-21页
        2.3.4 性别与地位第21-22页
        2.3.5 性别、地位与印象管理第22页
    2.4 文献总结及研究假设的提出第22-25页
        2.4.1 对以往研究的评价第22-23页
        2.4.2 研究构想和假设的提出第23-25页
3 研究1 印象管理中不同热情和能力的呈现对性别和地位推测的影响第25-36页
    3.1 研究目的第25页
    3.2 研究方法第25页
    3.3 研究1a 目标特质描述对性别和相对地位推测的影响研究第25-28页
        3.3.1 被试第25页
        3.3.2 研究设计第25页
        3.3.3 研究工具第25-26页
        3.3.4 研究结果第26-28页
    3.4 研究1b 目标特质描述及目标性别对相对地位推测的影响研究第28-31页
        3.4.1 被试第28页
        3.4.2 研究设计第28页
        3.4.3 研究工具第28-29页
        3.4.4 研究结果第29-31页
    3.5 研究1c 目标特质描述及目标相对地位对性别推测的影响研究第31-34页
        3.5.1 被试第31页
        3.5.2 研究设计第31页
        3.5.3 研究工具第31页
        3.5.4 研究结果第31-34页
    3.6 分析与讨论第34-35页
        3.6.1 地位推测第34-35页
        3.6.2 性别推测第35页
    3.7 结论第35-36页
4 研究2 性别和地位对印象管理中热情能力呈现的影响第36-43页
    4.1 研究目的第36页
    4.2 研究方法第36-37页
        4.2.1 被试第36页
        4.2.2 研究设计第36页
        4.2.3 研究工具第36-37页
    4.3 研究结果第37-41页
        4.3.1 目标性别对热情和能力呈现的影响第37-38页
        4.3.2 目标相对地位对热情和能力呈现的影响第38-39页
        4.3.3 目标性别、目标地位对热情和能力呈现的影响第39-40页
        4.3.4 被试性别、目标性别对被试热情和能力呈现的影响第40-41页
    4.4 分析与讨论第41-42页
    4.5 结论第42-43页
5 研究3 性别和地位对印象管理目的的影响研究第43-49页
    5.1 研究目的第43页
    5.2 研究方法第43页
        5.2.1 被试第43页
        5.2.2 研究设计第43页
        5.2.3 研究工具第43页
    5.3 研究结果第43-47页
        5.3.1 目标相对地位对对方和自我特质评价的影响第44-45页
        5.3.2 目标性别对对方和自我特质评价的影响第45-46页
        5.3.3 目标性别、目标相对地位对对方和自我特质评价的影响第46-47页
    5.4 分析与讨论第47-48页
    5.5 结论第48-49页
6 综合讨论第49-53页
    6.1 性别、地位与刻板印象第49-50页
    6.2 群际间互动的印象管理第50页
    6.3 印象管理目的第50-51页
    6.4 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第51-53页
7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2页
附录第62-71页
    附录1 研究1a 问卷材料第62-64页
    附录2 研究1b 问卷材料第64-66页
    附录3 研究1c 问卷材料第66-68页
    附录4 研究2 实验材料评定问卷材料第68-69页
    附录5 研究2 问卷材料(以男性、上级为例)第69-70页
    附录6 研究3 问卷材料(以男性、上级为例)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教养方式对初中生成就动机的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检验和应用
下一篇:创造性学习中新颖联结形成对记忆的影响及神经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