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个性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论文

教养方式对初中生成就动机的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检验和应用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1 前言第13-15页
    1.1 研究背景第13页
    1.2 研究意义第13-15页
2 文献综述和问题提出第15-22页
    2.1 成就动机第15-16页
        2.1.1 成就动机的定义第15页
        2.1.2 成就动机的相关理论第15页
        2.1.3 成就动机的测量第15-16页
    2.2 家庭教养方式第16-17页
        2.2.1 家庭教养方式的定义第16页
        2.2.2 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理论第16-17页
        2.2.3 家庭教养方式的测量第17页
    2.3 学业自我效能感第17-18页
        2.3.1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定义第17页
        2.3.2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理论第17-18页
        2.3.3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测量第18页
    2.4 父母教养方式、学业自我效能感与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第18-20页
        2.4.1 父母教养方式与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第18-19页
        2.4.2 学业自我效能感与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第19页
        2.4.3 家庭教养方式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关系的研究第19-20页
    2.5 问题提出第20页
    2.6 研究假设第20-22页
3 研究一 初中生教养方式、自我效能感与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第22-37页
    3.1. 研究目的第22页
    3.2 研究方法第22页
        3.2.1 研究对象第22页
        3.2.2 研究工具第22页
        3.2.3 研究程序第22页
    3.3 研究结果第22-34页
        3.3.1 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现状分析第23-25页
        3.3.2 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现状分析第25-27页
        3.3.3 初中生成就动机现状分析第27-28页
        3.3.4 父母教养方式、学业自我效能感与成就动机的相关关系分析第28-29页
        3.3.5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检验第29页
        3.3.6 学业自我效能感在父母教养方式与成就动机之间的中介作用检验第29-34页
    3.4 讨论第34-37页
        3.4.1 教养方式、学业自我效能感与成就动机的现状分析第34-35页
        3.4.2 教养方式、学业自我效能感与成就动机的关系第35-36页
        3.4.3 学业自我效能感在父母教养方式与成就动机间的中介作用第36-37页
4 研究二 提升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团体辅导研究第37-46页
    4.1 研究目的第37页
    4.2 团体辅导方案设计第37-39页
        4.2.1 理论依据第37-38页
        4.2.2 团体辅导设计方案第38-39页
    4.3 研究方法第39-40页
        4.3.1 研究对象第39页
        4.3.2 研究工具第39页
        4.3.3 研究程序第39-40页
    4.4 研究结果第40-42页
        4.4.1 团辅前后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成就动机的组内差异第40-41页
        4.4.2 团辅前后学业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水平的组间差异第41页
        4.4.3 团辅成员摸底考试与期末考试成绩的差异第41-42页
    4.5 讨论第42-44页
        4.5.1 团辅组间差异的比较讨论第42页
        4.5.2 团辅组内差异的比较讨论第42页
        4.5.3 实验组、对照组学前成绩与期末成绩前后测差异比较讨论第42-43页
        4.5.4 团体辅导效果分析第43-44页
    4.7 总讨论第44-45页
    4.8 总结论第45页
    4.9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附录第49-58页
后记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Satisfaction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of the Employees in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the Republic of Azerbaijan
下一篇:印象管理中的热情—能力补偿--性别与地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