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教师、班主任论文

县级普通高中教师在职培训研究--以P高中为案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28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1.2 研究的意义第10-15页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第10-14页
        1.2.2 研究的实践意义第14-15页
    1.3 核心概念的界定第15页
        1.3.1 专业第15页
        1.3.2 在职培训第15页
        1.3.3 校本培训第15页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5-25页
        1.4.1 国内研究第15-23页
        1.4.2 国外研究第23-25页
    1.5 研究设计第25-28页
        1.5.1 研究目的第25-26页
        1.5.2 研究的内容第26页
        1.5.3 研究方法第26-28页
第2章 P高中教师在职培训的现状第28-36页
    2.1 调查样本、工具和方法第28-29页
        2.1.1 调查样本第28-29页
        2.1.2 调查工具和方法第29页
    2.2 P高中教师在职培训的现状第29-36页
        2.2.1 P高中教师在职培训的级别第29-30页
        2.2.2 P高中教师在职培训的主要内容第30-31页
        2.2.3 P高中教师校本培训开展状况第31-32页
        2.2.4 P高中教师在职培训多样性统计第32-34页
        2.2.5 P高中教师在职培训效果第34-36页
第3章 P高中教师在职培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6-43页
    3.1 P高中教师在职培训组织机构不完整第36-37页
    3.2 P高中教师在职培训缺少调查研究第37-38页
    3.3 P高中教师在职培训过程中的保障性条件不足第38-40页
        3.3.1 P高中教师在职培训经费投入不足第39页
        3.3.2 P高中教师在职培训工学矛盾突出第39-40页
    3.4 P高中教师在职培训普及度不高第40-41页
    3.5 P高中教师在职培训的效果有待提高第41页
    3.6 P高中教师在职培训的评价体系不到位第41-43页
第4章 提高普通高中教师在职培训的有效性对策第43-48页
    4.1 健全负责培训的校内组织机构第43页
    4.2 完善培训环节第43-44页
    4.3 加强保障性条件建设第44-45页
    4.4 夯实校本培训的作用第45-46页
    4.5 建立后续跟踪指导服务制度第46页
    4.6 提高培训机构的作用第46-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附录第52-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兴县A初中“学习后进生”管理研究
下一篇:初中化学实验室设备管理的现状研究--以哈尔滨市B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