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学(农艺学)论文--播种、栽植论文--播种材料的处理论文--种子处理论文

吡唑醚菌酯和嘧菌酯包衣对玉米和大豆种子的穿透性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英文缩略表第10-11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17页
    1.1 吡唑醚菌酯和嘧菌酯简介第11-12页
        1.1.1 吡唑醚菌酯简介及应用现状第11页
        1.1.2 嘧菌酯简介及应用现状第11-12页
    1.2 种衣剂简介第12-13页
    1.3 玉米和大豆种衣剂应用情况简介第13-14页
        1.3.1 玉米种衣剂应用和研究情况简介第13页
        1.3.2 大豆种衣剂应用和研究情况简介第13-14页
    1.4 现代农药分析技术与应用简介第14-16页
        1.4.1 现代农药分析主要技术概况第14-15页
        1.4.2 吡唑醚菌酯和嘧菌酯农药分析实例简介第15-16页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6-17页
第二章 吡唑醚菌酯和嘧菌酯包衣对玉米和大豆种子穿透性的研究第17-31页
    2.1 试验材料第17页
        2.1.1 试验作物第17页
        2.1.2 试验药剂第17页
        2.1.3 试验器材第17页
    2.2 试验方法第17-20页
        2.2.1 悬浮种衣剂(FSC)的制备第17-19页
        2.2.2 吡唑醚菌酯和嘧菌酯标准样品的制备和标准曲线的测定第19页
        2.2.3 萌动期药剂对种子的穿透实验第19页
        2.2.4 种子发芽后幼芽和幼根中药剂含量测定的实验第19-20页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20-28页
        2.3.1 悬浮种衣剂(FSC)的质量检测结果第20页
        2.3.2 标准曲线绘制及分析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性第20-24页
        2.3.3 吡唑醚菌酯和嘧菌酯包衣对玉米和大豆种子穿透性结果第24-28页
    2.4 讨论第28-31页
第三章 吡唑醚菌酯和嘧菌酯包衣对玉米和大豆生理特性的影响第31-44页
    3.1 试验材料第31-32页
        3.1.1 试验作物第31页
        3.1.2 试验试剂第31页
        3.1.3 试验器材第31-32页
    3.2 试验方法第32-35页
        3.2.1 玉米和大豆种子包衣处理第32页
        3.2.2 药剂对玉米和大豆种子萌发以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第32页
        3.2.3 种子和幼苗形态与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第32-34页
        3.2.4 数据分析第34-35页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35-42页
        3.3.1 药剂包衣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第35-36页
        3.3.2 药剂包衣对种子发芽势的影响第36-38页
        3.3.3 药剂包衣种子对其发芽指数的影响第38-39页
        3.3.4 不同包衣处理对玉米和大豆幼苗生长的影响第39-40页
        3.3.5 不同包衣处理对玉米和大豆幼苗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的影响第40-41页
        3.3.6 药剂包衣对玉米和大豆种子萌发的动态指标的影响第41-42页
    3.4 讨论第42-44页
第四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第44-46页
    4.1 全文结论第44页
    4.2 创新点第44页
    4.3 展望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52页
致谢第52-53页
作者简历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稻Xoo诱导表达基因Xig1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下一篇:青岛航运指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