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缩略语 | 第9-15页 |
1 引言(绪论) | 第15-26页 |
1.1 胶质瘤治疗现状 | 第15-16页 |
1.2 海洋来源的天然产物是抗肿瘤新药开发的巨大宝库 | 第16-18页 |
1.3 海洋细菌来源的抗肿瘤化合物 | 第18-22页 |
1.3.1 聚酮类 | 第18-19页 |
1.3.2 环肽类 | 第19页 |
1.3.3 大环内酯类 | 第19-20页 |
1.3.4 醌类 | 第20-21页 |
1.3.5 含硫化合物 | 第21-22页 |
1.4 海洋细菌来源的抗胶质瘤化合物 | 第22-23页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3-24页 |
1.6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24-25页 |
1.7 胶质瘤细胞株的选择 | 第25-26页 |
2 海洋活性细菌的筛选 | 第26-30页 |
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26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6-28页 |
2.2.1 近海泥样来源的菌株分离纯化 | 第26-27页 |
2.2.2 海洋动植物来源的细菌分离纯化 | 第27页 |
2.2.3 菌株粗提物的获得 | 第27页 |
2.2.4 粗提物抗胶质瘤活性测试 | 第27-28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28-30页 |
3 四种海洋细菌化学成分的研究 | 第30-62页 |
3.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30-31页 |
3.1.1 实验仪器 | 第30页 |
3.1.2 实验材料 | 第30-31页 |
3.1.3 培养基 | 第31页 |
3.2 链霉菌Streptomyces sp.ZZ338化学成分的研究 | 第31-40页 |
3.2.1 链霉菌ZZ338的鉴定 | 第31-33页 |
3.2.2 链霉菌ZZ338的扩大培养 | 第33页 |
3.2.3 链霉菌ZZ338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 | 第33-35页 |
3.2.4 链霉菌ZZ338化学成分的结构解析 | 第35-40页 |
3.3 链霉菌Streptomyces sp.HZP-2216E化学成分的研究 | 第40-47页 |
3.3.1 链霉菌HZP-2216E的分离与鉴定 | 第40-41页 |
3.3.2 链霉菌HZP-2216E的扩大培养 | 第41页 |
3.3.3 链霉菌HZP-2216E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 | 第41-42页 |
3.3.4 链霉菌HZP-2216E化学成分的结构解析 | 第42-47页 |
3.4 链霉菌Streptomyces sp.ZZ502化学成分的研究 | 第47-57页 |
3.4.1 链霉菌ZZ502的鉴定 | 第47-49页 |
3.4.2 链霉菌ZZ502的扩大培养 | 第49页 |
3.4.3 链霉菌ZZ502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 | 第49-50页 |
3.4.4 链霉菌ZZ502化学成分的结构解析 | 第50-57页 |
3.5 放线菌HZS化学成分的研究 | 第57-62页 |
3.5.1 放线菌HZS的分离 | 第57页 |
3.5.2 放线菌HZS的扩大培养 | 第57页 |
3.5.3 放线菌HZS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 | 第57-59页 |
3.5.4 放线菌HZS化学成分的结构解析 | 第59-62页 |
4 海洋细菌ZZ338和HZP-2216E化学成分的抗胶质瘤活性的研究 | 第62-66页 |
4.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62页 |
4.2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62-63页 |
4.2.1 细胞培养的试剂 | 第62-63页 |
4.2.2 体外活性实验的试剂 | 第63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63-64页 |
4.3.1 细胞培养 | 第63-64页 |
4.3.2 SRB法测定化合物影响胶质瘤细胞增值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 第64页 |
4.4 海洋细菌ZZ338和HZP-2216E化学成分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 第64-66页 |
4.4.1 链霉菌ZZ338化学成分抗胶质瘤活性的研究 | 第64-65页 |
4.4.2 链霉菌HZP-2216E化学成分抗胶质瘤活性的研究 | 第65-66页 |
5 总结与讨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6页 |
作者简历 | 第76-77页 |
附录 | 第77-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