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儿童诗“导写”归真教学案例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1 中国的诗性文化是儿童诗教学的土壤第10页
        1.1.2 儿童诗教学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的问题第10-11页
        1.1.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归真”的儿童诗教学价值第11页
    1.2 研究目的第11页
    1.3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2-14页
        1.4.1 研究思路第12页
        1.4.2 研究方法第12-14页
第2章 概念界定以及有关文献综述第14-30页
    2.1 基本概念界定第14-15页
        2.1.1 儿童诗第14页
        2.1.2 导写第14-15页
        2.1.3 归真教学第15页
    2.2 “归真教学”概念分析第15-19页
    2.3 “归真教学”的理论依据第19-30页
        2.3.1 顺性而为的自然哲学理论第19-20页
        2.3.2 泛灵性的心理学理论第20-21页
        2.3.3 自然生长的教育学理论第21-22页
        2.3.4 “童心说”与“自然说”的中国古代文艺学理论第22-26页
        2.3.5 “让儿童成为他自己”的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第26-30页
第3章 儿童诗“导写”教学失真的现状及归因分析第30-44页
    3.1 儿童诗“导写”失真教学的案例以及分析第30-36页
        3.1.1 案例背景第30页
        3.1.2 案例介绍第30页
        3.1.3 案例描述以及评析第30-36页
    3.2 儿童诗“导写”教学走向“失真”的现状第36-39页
        3.2.1 教学目标设计缺乏对儿童本真的关怀第36-37页
        3.2.2 教学内容的选择局限于文本本身第37-38页
        3.2.3 教学方式安排过于强化技巧训练第38-39页
    3.3 儿童诗“导写”走向“失真”的原因第39-44页
        3.3.1 因循守旧的教育观和儿童观第39-40页
        3.3.2 教师自身儿童诗“写”与“导写”能力欠缺第40-41页
        3.3.3 教师缺乏“回归儿童”的人文情怀第41-44页
第4章 儿童诗教学“导写”归真教学案例研究第44-60页
    4.1 儿童诗“导写”归真教学的案例第44-50页
        4.1.1 案例背景第44页
        4.1.2 案例介绍第44页
        4.1.3 案例描述以及点评第44-50页
    4.2 《拥抱》案例分析第50-60页
        4.2.1 案例的实效性分析第50-54页
        4.2.2 案例的现实意义分析第54-56页
        4.2.3 《拥抱》案例的基本价值分析第56-60页
第5章 儿童诗“归真”教学的实践策略与建议第60-68页
    5.1 教学目标回归儿童第60-62页
    5.2 教学内容基于生活第62-63页
    5.3 教学过程生命感动第63-64页
    5.4 教学评价导言导行第64-68页
第6章 余论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附录第74-82页
致谢第82-84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考数学应用题的评价研究--从数学建模和表征的视角
下一篇:浅谈福州市区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