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体育论文

新课改背景下郑州市高中篮球运动发展现状调査与对策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前言第9-15页
    1.1 选题依据第9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2.1 研究目的第9-10页
        1.2.2 研究意义第10页
    1.3 文献综述第10-15页
        1.3.1 新课标体育教学改革相关研究第10-11页
        1.3.2 中学篮球教学相关研究第11-12页
        1.3.3 中学篮球课余训练与竞赛的相关研究第12页
        1.3.4 中学篮球师资现状的相关研究第12页
        1.3.5 已有研究的不足第12-15页
2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15-19页
    2.1 研究对象第15页
    2.2 研究方法第15-19页
        2.2.1 文献资料法第15页
        2.2.2 问卷调查法第15-18页
        2.2.3 逻辑分析法第18页
        2.2.4 数理统计法第18页
        2.2.5 访谈法第18-19页
3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19-33页
    3.1 郑州市高中篮球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第19-23页
        3.1.1 高中学校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贯彻情况调查与分析第19-21页
            3.1.1.1 高中体育教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习情况调查与分析第20页
            3.1.1.2 高中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了解情况调查与分析第20-21页
        3.1.2 郑州市高中篮球师资现状调查与分析第21页
        3.1.3 郑州市高中篮球授课内容调查与分析第21-22页
            3.1.3.1 学生对篮球教学内容的满意程度第21-22页
            3.1.3.2 篮球教师教学内容安排情况第22页
        3.1.4 郑州市高中篮球教学环境调查与分析第22页
        3.1.5 郑州市高中篮球考核评价调查与分析第22-23页
            3.1.5.1 教师教学评价第22-23页
            3.1.5.2 学生成绩评价第23页
    3.2 郑州市高中课余篮球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第23-25页
        3.2.1 郑州市高中课余篮球活动场馆开放状况调查与分析第24页
        3.2.2 郑州市高中课余篮球活动学生参与情况调查分析第24-25页
    3.3 郑州市高中篮球队课余训练与竞赛现状与分析第25-28页
        3.3.1 郑州市高中篮球运动队教练员与运动员现状第25-26页
            3.3.1.1 篮球教练员现状第25页
            3.3.1.2 篮球运动员现状第25-26页
        3.3.2 郑州市高中篮球运动队课余训练与竞赛现状第26-27页
            3.3.2.1 篮球运动队训练现状第26页
            3.3.2.2 篮球运动队参加比赛现状第26-27页
        3.3.3 郑州市高中篮球运动队课余训练经费保障现状第27-28页
    3.4 影响郑州市高中篮球运动发展的因素分析第28-30页
        3.4.1 主管部门的重视程度与改革力度欠缺第28页
        3.4.2 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与专业素养亟待提高第28-29页
        3.4.3 校园中篮球运动氛围与场馆器材有所限制第29页
        3.4.4 课余篮球训练的组织与宣传不够系统第29页
        3.4.5 篮球运动队训练、竞赛经费保障有所缺失第29-30页
        3.4.6 篮球队参与比赛较少,校园比赛组织形式单一第30页
    3.5 郑州市高中篮球运动发展对策研究第30-33页
        3.5.1 加强篮球教学改革力度,推动新课标顺利进行第30页
        3.5.2 完善篮球教师培训体系,加速推动改革进程第30-31页
        3.5.3 全面改革篮球教学,推动新课标的发展第31页
        3.5.4 充实篮球师资力量,完善场地器材配备第31-32页
        3.5.5 丰富篮球竞赛形式,完善课余竞赛体系第32页
        3.5.6 完善篮球俱乐部发展,努力实现篮球资源共享第32-33页
4 结论与建议第33-35页
    4.1 结论第33页
    4.2 建议第33-35页
参考文献第35-38页
附录1第38-40页
附录2第40-42页
附录3第42-43页
致谢第43-4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概念图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下一篇:从效率到均衡的历史演进:陕西省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