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引言 | 第8-9页 |
1.2 旋压工艺的种类及特点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1 筒形件旋压方面的研究 | 第10-12页 |
1.3.2 塑性成形开裂行为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 本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5-24页 |
2.1 引言 | 第15页 |
2.2 旋压基础理论 | 第15-17页 |
2.2.1 强力旋压时金属的流动规律 | 第15-16页 |
2.2.2 强力旋压时应力应变分析 | 第16页 |
2.2.3 旋压工艺方式的选择 | 第16-17页 |
2.3 弹塑性有限元法基础 | 第17-19页 |
2.3.1 各向同性弹性本构关系 | 第17页 |
2.3.2 材料非线性本构关系 | 第17-19页 |
2.4 损伤力学理论 | 第19-22页 |
2.4.1 损伤力学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9-20页 |
2.4.2 Lemaitre损伤模型及损伤参数的测定 | 第20-22页 |
2.5 耦合Lemaitre准则的弹塑性本构关系 | 第22-2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改进的Lemaitre损伤模型 | 第24-34页 |
3.1 引言 | 第24页 |
3.2 拉压异性及其实现方法 | 第24-25页 |
3.3 耦合温度与应变率及其实现方法 | 第25-26页 |
3.4 损伤参数的测定 | 第26-30页 |
3.5 改进Lemaitre准则后的损伤模型有限元列式 | 第30-3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7075铝合金筒形件开裂模型的建立 | 第34-46页 |
4.1 引言 | 第34页 |
4.2 Lemaitre损伤模型子程序开发及验证 | 第34-41页 |
4.2.1 Lemaitre损伤模型子程序开发 | 第34-36页 |
4.2.2 用户子程序的可靠性验证 | 第36-41页 |
4.3 筒形件热反旋开裂模型的建立 | 第41-44页 |
4.4 筒形件热反旋开裂模型的可靠性验证 | 第44-45页 |
4.4.1 有限元模型的稳定性评估 | 第44页 |
4.4.2 损伤模型的可靠性验证 | 第44-4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7075铝合金筒形件热反旋开裂行为分析 | 第46-57页 |
5.1 引言 | 第46页 |
5.2 数值模拟成形条件 | 第46页 |
5.3 热力学行为分析 | 第46-51页 |
5.3.1 温度场的演化规律 | 第47-48页 |
5.3.2 等效应力的演化规律 | 第48-49页 |
5.3.3 等效应变的演化规律 | 第49-51页 |
5.4 筒形件热反旋开裂行为分析 | 第51-56页 |
5.4.1 损伤沿筒形件轴向的分布 | 第52-53页 |
5.4.2 损伤沿筒形件周向的分布 | 第53-54页 |
5.4.3 筒形件顶端内侧裂纹的分析 | 第54-55页 |
5.4.4 筒形件根部裂纹的分析 | 第55-5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工艺参数对7075铝合金筒形件热反旋损伤行为的影响 | 第57-65页 |
6.1 引言 | 第57页 |
6.2 研究思路和方案的确定 | 第57-58页 |
6.2.1 研究思路 | 第57-58页 |
6.2.2 研究方案 | 第58页 |
6.3 工艺参数对损伤的影响 | 第58-64页 |
6.3.1 预热温度对损伤的影响 | 第58-59页 |
6.3.2 下压量对损伤的影响 | 第59-61页 |
6.3.3 进给比对损伤的影响 | 第61-62页 |
6.3.4 摩擦系数对损伤的影响 | 第62-64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