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40页 |
1.1 鱼类原始生殖细胞研究进展 | 第14-26页 |
1.1.1 鱼类PGCs的特征和鉴定方法 | 第14-15页 |
1.1.2 鱼类PGCs的起源 | 第15-17页 |
1.1.3 鱼类PGCs的迁移 | 第17-20页 |
1.1.4 鱼类PGCs发生发育的相关基因 | 第20-23页 |
1.1.5 鱼类PGCs的可视化标记及应用 | 第23-26页 |
1.2 vasa基因研究进展 | 第26-32页 |
1.2.1 vasa基因的结构和序列特征 | 第26-28页 |
1.2.2 vasa基因在鱼类发育过程中的表达 | 第28-30页 |
1.2.3 vasa基因的功能和应用 | 第30-32页 |
1.3 nanos基因研究进展 | 第32-35页 |
1.3.1 nanos基因的结构 | 第32-33页 |
1.3.2 nanos基因的表达和功能 | 第33-35页 |
1.4 dnd基因研究进展 | 第35-36页 |
1.5 pou2 基因研究进展 | 第36-38页 |
1.6 本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 第38-40页 |
第二章 半滑舌鳎vasa基因克隆、表达分析及调控区功能验证 | 第40-82页 |
2.1 引言 | 第40-41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41-57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41-42页 |
2.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42-43页 |
2.2.3 高温诱导伪雄鱼 | 第43页 |
2.2.4 基因组DNA和总RNA提取及cDNA的合成 | 第43-45页 |
2.2.4.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43-44页 |
2.2.4.2 总RNA的提取(Trizol法) | 第44页 |
2.2.4.3 反转录cDNA第一链的合成 | 第44-45页 |
2.2.5 半滑舌鳎遗传和生理性别鉴定 | 第45页 |
2.2.6 半滑舌鳎vasa基因克隆 | 第45-49页 |
2.2.6.1 vasa基因部分片段的获得 | 第45-46页 |
2.2.6.2 vasa基因全长cDNA和DNA序列的获得 | 第46-49页 |
2.2.7 半滑舌鳎vasa转录调控序列克隆及分析 | 第49-51页 |
2.2.8 载体构建及显微注射 | 第51-52页 |
2.2.8.1 GFP-Csvasa 3'UTR mRNA构建及显微注射 | 第51页 |
2.2.8.2 pCsvasa-GFP-T转基因表达载体构建及显微注射 | 第51-52页 |
2.2.9 转基因青鳉检测 | 第52页 |
2.2.10 vasa基因序列分析及进化树构建 | 第52-54页 |
2.2.11 荧光定量PCR | 第54-55页 |
2.2.12 原位杂交研究vasa mRNA在性腺中的定位 | 第55-57页 |
2.2.12.1 vasa RNA探针合成 | 第55-56页 |
2.2.12.2 性腺切片原位杂交 | 第56-57页 |
2.3 结果 | 第57-75页 |
2.3.1 半滑舌鳎vasa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57-65页 |
2.3.2 半滑舌鳎vasa基因调控序列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65页 |
2.3.3 pCsvasa-GFP-T表达载体构建 | 第65页 |
2.3.4 pCsvasa-GFP-T在青鳉胚胎中的表达及检测 | 第65-68页 |
2.3.5 pCsvasa-GFP-T在转基因青鳉原代的整合率检测 | 第68页 |
2.3.6 GFP-Csvasa 3'UTR mRNA瞬时标记青鳉PGCs | 第68-72页 |
2.3.7 半滑舌鳎vasa基因成鱼不同组织表达特征 | 第72-73页 |
2.3.8 vasa基因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表达特征 | 第73-75页 |
2.3.9 vasa基因在性腺分化过程中表达特征 | 第75页 |
2.4 讨论 | 第75-82页 |
2.4.1 半滑舌鳎vasa基因的克隆和序列特征分析 | 第75-76页 |
2.4.2 半滑舌鳎vasa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76-79页 |
2.4.3 半滑舌鳎vasa调控序列克隆及分析 | 第79-80页 |
2.4.4 半滑舌鳎vasa 3'UTR瞬时标记PGCs | 第80-82页 |
第三章 半滑舌鳎nanos基因克隆、表达分析及调控区功能验证 | 第82-106页 |
3.1 引言 | 第82-83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83-89页 |
3.2.1 实验材料和取样 | 第83页 |
3.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83页 |
3.2.3 高温诱导伪雄鱼 | 第83-84页 |
3.2.4 基因组DNA和总RNA提取及cDNA的合成 | 第84页 |
3.2.5 半滑舌鳎遗传和生理性别鉴定 | 第84页 |
3.2.6 半滑舌鳎nanos基因克隆 | 第84-86页 |
3.2.6.1 nanos基因部分片段的获得 | 第84页 |
3.2.6.2 nanos基因全长cDNA和DNA序列的获得 | 第84-86页 |
3.2.7 半滑舌鳎nanos转录调控序列克隆及分析 | 第86-87页 |
3.2.8 GFP-Csnanos 3'UTR mRNA构建及显微注射 | 第87-88页 |
3.2.9 nanos基因序列分析及进化树构建 | 第88页 |
3.2.10 荧光定量PCR | 第88页 |
3.2.11 原位杂交研究nanos mRNA在性腺中的定位 | 第88-89页 |
3.2.11.1 nanos RNA探针合成 | 第88-89页 |
3.2.11.2 性腺切片原位杂交 | 第89页 |
3.3 结果 | 第89-101页 |
3.3.1 半滑舌鳎nanos基因全长cDNA和DNA序列的克隆 | 第89页 |
3.3.2 半滑舌鳎nanos调控序列克隆与分析 | 第89-90页 |
3.3.3 半滑舌鳎nanos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90-96页 |
3.3.4 半滑舌鳎nanos基因在胚胎发育期的表达特征 | 第96页 |
3.3.5 半滑舌鳎nanos基因在成鱼各组织的表达特征 | 第96-97页 |
3.3.6 半滑舌鳎nanos基因在性腺分化过程中的表达特征 | 第97-99页 |
3.3.7 半滑舌鳎nanos基因在雄鱼、伪雄鱼和雌鱼性腺中的表达特征 ..86 | 第99页 |
3.3.8 GFP-Csnanos 3'UTR mRNA瞬时标记青鳉PGCs | 第99-101页 |
3.4 讨论 | 第101-106页 |
3.4.1 半滑舌鳎nanos基因的克隆和序列特征分析 | 第101-102页 |
3.4.2 半滑舌鳎nanos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102-104页 |
3.4.3 半滑舌鳎nanos调控序列克隆及分析 | 第104-106页 |
第四章 半滑舌鳎dnd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 第106-127页 |
4.1 引言 | 第106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106-112页 |
4.2.1 实验材料和取样 | 第106页 |
4.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106页 |
4.2.3 高温诱导伪雄鱼 | 第106-107页 |
4.2.4 基因组DNA和总RNA提取及cDNA的合成 | 第107页 |
4.2.5 半滑舌鳎遗传和生理性别鉴定 | 第107页 |
4.2.6 半滑舌鳎dnd基因克隆 | 第107-109页 |
4.2.6.1 dnd基因部分片段的获得 | 第107页 |
4.2.6.2 dnd基因全长cDNA和DNA序列的获得 | 第107-109页 |
4.2.7 半滑舌鳎dnd转录调控序列克隆及分析 | 第109-110页 |
4.2.8 GFP-Csdnd 3'UTR mRNA构建 | 第110-111页 |
4.2.9 dnd基因序列分析及进化树构建 | 第111页 |
4.2.10 荧光定量PCR | 第111页 |
4.2.11 原位杂交研究dnd mRNA在性腺中的定位 | 第111-112页 |
4.2.11.1 dnd RNA探针合成 | 第111-112页 |
4.2.11.2 性腺切片原位杂交 | 第112页 |
4.3 结果 | 第112-123页 |
4.3.1 半滑舌鳎dnd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112页 |
4.3.2 半滑舌鳎dnd转录调控序列克隆及分析 | 第112-113页 |
4.3.3 半滑舌鳎dnd基因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113-120页 |
4.3.4 半滑舌鳎dnd基因在胚胎发育期的表达特征 | 第120页 |
4.3.5 半滑舌鳎dnd基因在成鱼各组织的表达特征 | 第120-121页 |
4.3.6 半滑舌鳎dnd基因在性腺分化过程中的表达特征 | 第121-123页 |
4.3.7 半滑舌鳎dnd基因在雄鱼、伪雄鱼和雌鱼性腺中的表达特征 | 第123页 |
4.4 讨论 | 第123-127页 |
4.4.1 半滑舌鳎dnd基因的克隆和序列特征分析 | 第123-124页 |
4.4.2 半滑舌鳎dnd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124-125页 |
4.4.3 半滑舌鳎dnd调控序列克隆及分析 | 第125-127页 |
第五章 半滑舌鳎pou2 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 第127-147页 |
5.1 引言 | 第127-128页 |
5.2 材料与方法 | 第128-133页 |
5.2.1 实验材料和取样 | 第128页 |
5.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128页 |
5.2.3 高温诱导伪雄鱼 | 第128页 |
5.2.4 基因组DNA和总RNA提取及cDNA的合成 | 第128页 |
5.2.5 半滑舌鳎遗传和生理性别鉴定 | 第128页 |
5.2.6 半滑舌鳎pou2 基因克隆 | 第128-130页 |
5.2.6.1 pou2 基因部分片段的获得 | 第128-129页 |
5.2.6.2 pou2 基因全长cDNA和DNA序列的获得 | 第129-130页 |
5.2.7 半滑舌鳎pou2 转录调控序列克隆及分析 | 第130-132页 |
5.2.8 GFP-Cspou 3'UTR mRNA构建 | 第132页 |
5.2.9 pou2 基因序列分析及进化树构建 | 第132页 |
5.2.10 荧光定量PCR | 第132-133页 |
5.3 结果 | 第133-144页 |
5.3.1 半滑舌鳎pou2 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133页 |
5.3.2 半滑舌鳎pou2 转录调控序列克隆及分析 | 第133-134页 |
5.3.3 半滑舌鳎pou2 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134-141页 |
5.3.4 半滑舌鳎pou2 基因在胚胎发育期的表达特征 | 第141页 |
5.3.5 半滑舌鳎pou2 基因在成鱼各组织的表达特征 | 第141-142页 |
5.3.6 半滑舌鳎pou2 基因在性腺分化过程中的表达特征 | 第142页 |
5.3.7 半滑舌鳎pou2 基因在雄鱼、伪雄鱼和雌鱼性腺中的表达特征.129 | 第142-144页 |
5.4 讨论 | 第144-147页 |
5.4.1 半滑舌鳎pou2 基因的克隆和序列特征分析 | 第144-145页 |
5.4.2 半滑舌鳎pou2 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145-146页 |
5.4.3 半滑舌鳎pou2 调控序列克隆及分析 | 第146-14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47-149页 |
6.1 结论 | 第147-148页 |
6.2 展望 | 第148-149页 |
参考文献 | 第149-168页 |
致谢 | 第168-169页 |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69-1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