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9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9-26页 |
2.1 不饱和聚酯简述 | 第9-12页 |
2.1.1 不饱和聚酯组成 | 第9页 |
2.1.2 不饱和聚酯应用 | 第9-10页 |
2.1.3 不饱和聚酯研究热点 | 第10-12页 |
2.2 不饱和聚酯固化研究 | 第12-19页 |
2.2.1 不饱和聚酯固化引发体系 | 第12-14页 |
2.2.2 不饱和聚酯固化机理 | 第14-15页 |
2.2.3 不饱和聚酯固化过程影响因素 | 第15-18页 |
2.2.4 不饱和聚酯固化动力学 | 第18-19页 |
2.3 引发剂引发机理及其研究方法 | 第19-24页 |
2.3.1 常用过氧引发剂 | 第19-21页 |
2.3.2 自由基捕捉技术 | 第21-23页 |
2.3.3 高分辨质谱技术 | 第23-24页 |
2.3.4 自旋共振波谱仪 | 第24页 |
2.4 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第26-32页 |
3.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第26-29页 |
3.1.1 实验药品 | 第26-28页 |
3.1.2 实验仪器 | 第28-2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29-31页 |
3.2.1 苯乙烯的精制 | 第29页 |
3.2.2 苄基氯的精制 | 第29页 |
3.2.3 分子筛的处理 | 第29页 |
3.2.4 MEKP 的分离 | 第29-30页 |
3.2.5 自由基捕捉剂的制备 | 第30页 |
3.2.6 MEKP 的分解速率测定 | 第30页 |
3.2.7 MEKP-金属离子体系捕捉实验 | 第30-31页 |
3.3 分析测试 | 第31-32页 |
3.3.1 紫外表征 | 第31页 |
3.3.2 红外表征 | 第31页 |
3.3.3 液相色谱 | 第31页 |
3.3.4 质谱表征 | 第31页 |
3.3.5 液相色谱-高分辨串联质谱 | 第31-32页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2-75页 |
4.1 实验条件的准备 | 第32-45页 |
4.1.1 MEKP 的分离 | 第32-38页 |
4.1.2 捕捉剂的制备 | 第38-42页 |
4.1.3 MEKP 分解速率测定 | 第42-45页 |
4.2 研究方法的确立 | 第45-52页 |
4.2.1 捕捉实验条件的建立 | 第45-46页 |
4.2.2 高分辨液质联用分析方法 | 第46-47页 |
4.2.3 原材料结构分析 | 第47-52页 |
4.3 捕捉产物分析 | 第52-68页 |
4.3.1 T4-Co 捕捉实验的产物分析 | 第53-56页 |
4.3.2 T4-Cu 捕捉实验的产物分析 | 第56-57页 |
4.3.3 T3-Co 捕捉实验的产物分析 | 第57-58页 |
4.3.4 T3-Cu 捕捉实验的产物分析 | 第58-59页 |
4.3.5 T4-Co-St 捕捉实验的产物分析 | 第59-62页 |
4.3.6 T4-Cu-St 捕捉实验的产物分析 | 第62-63页 |
4.3.7 T3-Co-St 捕捉实验的产物分析 | 第63-65页 |
4.3.8 T4-Co-DEF 捕捉实验的产物分析 | 第65-66页 |
4.3.9 T4-Co-St-DEF 竞争捕捉实验的产物分析 | 第66-68页 |
4.4 分解机理 | 第68-71页 |
4.4.1 T4-金属离子分解机理 | 第68-70页 |
4.4.2 T3-Co 分解机理 | 第70-71页 |
4.5 引发机理 | 第71-75页 |
4.5.1 T4-Co 引发 St 机理 | 第71-72页 |
4.5.2 T3-Co 引发 St 机理 | 第72页 |
4.5.3 T4-Co 引发 DEF 机理 | 第72-73页 |
4.5.4 T4-Co 竞争引发 St/DEF 机理 | 第73-7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3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