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方案路线 | 第16-1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4.2 技术方案路线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城市轨道交通的施工环境及用地环境分析 | 第18-30页 |
2.1 城市轨道交通施工环境分析 | 第18-20页 |
2.2 城市轨道交通施工的道路环境分析 | 第20-22页 |
2.3 轨道交通施工区域内的公共交通环境分析 | 第22-24页 |
2.3.1 轨道交通 1 号线施工区域内公共交通概况 | 第22页 |
2.3.2 施工区域内公共交通枢纽概况 | 第22-24页 |
2.4 轨道交通施工区域内的道路交通状况分析 | 第24-26页 |
2.4.1 路段交通流分析 | 第24-25页 |
2.4.2 交叉口交通状况分析 | 第25-26页 |
2.5 轨道交通施工区域内的用地环境分析 | 第26-2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施工方案影响分析 | 第30-43页 |
3.1 概述 | 第30-33页 |
3.2 轨道交通施工工法的选取 | 第33-39页 |
3.2.1 轨道交通车站主体施工工法的选择 | 第33-38页 |
3.2.2 轨道交通区间工程施工工法的选择 | 第38-39页 |
3.3 施工方案对城市道路交通“点—线—面”的影响分析 | 第39-42页 |
3.3.1 轨道交通施工对道路交通“点”的影响 | 第39-41页 |
3.3.3 轨道交通施工对道路交通“线—面”的影响 | 第41-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轨道交通施工期间产生影响范围的确定及项目背景 OD 推算研究 | 第43-53页 |
4.1 轨道交通施工期间产生影响范围的确定 | 第43-45页 |
4.1.1 交通影响范围确定方法 | 第43-44页 |
4.1.2 轨道交通施工期间影响范围的确定 | 第44-45页 |
4.2 项目背景 OD 推算研究 | 第45-52页 |
4.2.1 常用的 OD 反推模型 | 第46-47页 |
4.2.2 基于容量限制交叉口转向比例的区域背景 OD 推算方法 | 第47-5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轨道交通施工区域内交通组织 | 第53-59页 |
5.1 交通组织原则 | 第53页 |
5.2 交通组织方法 | 第53-58页 |
5.2.1 交通管理控制 | 第53-54页 |
5.2.2 交通政策手段 | 第54-55页 |
5.2.3 道路交通分流手段 | 第55页 |
5.2.4 交叉口渠划设计 | 第55-5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兰州市轨道交通 1 号线东方红广场站施工期间交通组织实证分析 | 第59-82页 |
6.1 东方红广场站概述 | 第59-61页 |
6.1.1 车站周边现状及规划用地概述 | 第59-61页 |
6.1.2 车站概述 | 第61页 |
6.2 东方红广场站交通影响区域研究 | 第61-62页 |
6.3 影响区域内交通现状 | 第62-67页 |
6.3.1 影响区域内的道路横断面形式 | 第62-63页 |
6.3.2 道路高峰小时交通量 | 第63页 |
6.3.3 影响区域内公共交通现状 | 第63-66页 |
6.3.4 影响区域内的交叉口现状 | 第66-67页 |
6.4 背景 OD 预测及道路网流量分配 | 第67-69页 |
6.5 东方红广场站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设计 | 第69-80页 |
6.5.1 交通组织方案总体思路 | 第69-72页 |
6.5.2 东方红广场站周边绿化迁移与交叉口渠化 | 第72-74页 |
6.5.3 东方红广场站周边交通疏导方案 | 第74-76页 |
6.5.4 东方红广场公共交通调整方案 | 第76-80页 |
6.6 方案评价 | 第80-81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第82-84页 |
7.1 研究内容及结论 | 第82-83页 |
7.2 展望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