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图表清单 | 第8-10页 |
| 注释表 | 第10-11页 |
| 缩略词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 1.1 引言 | 第12-14页 |
| 1.2 课题来源 | 第14-15页 |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1.4 本文内容安排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折叠翼飞行器气动数据计算 | 第18-29页 |
| 2.1 引言 | 第18页 |
| 2.2 气动数据的获取方式 | 第18-22页 |
| 2.2.1 风洞实验 | 第18-20页 |
| 2.2.2 计算流体力学 | 第20-21页 |
| 2.2.3 工程估算 DATCOM | 第21-22页 |
| 2.3 DATCOM 计算气动数据的步骤 | 第22-28页 |
| 2.3.1 输入文件的构成 | 第22-26页 |
| 2.3.2 输出文件的构成 | 第26-28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折叠翼飞行器气动数据分析与拟合 | 第29-38页 |
| 3.1 引言 | 第29页 |
| 3.2 气动数据分析 | 第29-34页 |
| 3.2.1 气动数据整体分析 | 第29-32页 |
| 3.2.2 气动数据随折叠角变化规律 | 第32-33页 |
| 3.2.3 纵向静稳定性和操纵性分析 | 第33-34页 |
| 3.3 气动数据拟合 | 第34-37页 |
| 3.3.1 气动数据拟合方法介绍 | 第34页 |
| 3.3.2 气动数据拟合曲线和拟合函数 | 第34-37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四章 折叠翼飞行器多体动力学建模和动稳定性分析 | 第38-50页 |
| 4.1 引言 | 第38页 |
| 4.2 飞机整体外形参数 | 第38-39页 |
| 4.3 相关假设和坐标轴系选取 | 第39-41页 |
| 4.3.1 基本假设 | 第39页 |
| 4.3.2 坐标轴系选取 | 第39-41页 |
| 4.4 折叠翼飞行器动力学建模 | 第41-47页 |
| 4.4.1 动力学方程 | 第41-43页 |
| 4.4.2 小扰动线性化 | 第43-47页 |
| 4.5 无控动态响应分析 | 第47-49页 |
| 4.5.1 变体飞机的配平 | 第47-48页 |
| 4.5.2 动态响应仿真和分析 | 第48-49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五章 折叠翼飞行器变形稳定控制律设计 | 第50-65页 |
| 5.1 引言 | 第50页 |
| 5.2 系统模型分析 | 第50-52页 |
| 5.3 仿射参数依赖 Lyapunov 函数鲁棒变增益控制方法 | 第52-56页 |
| 5.3.1 LPV 模型介绍 | 第52-53页 |
| 5.3.2 稳定性分析 | 第53-55页 |
| 5.3.3 状态反馈控制律设计方法 | 第55-56页 |
| 5.4 折叠翼飞行器变形稳定控制律设计 | 第56-59页 |
| 5.4.1 控制系统建模 | 第56-58页 |
| 5.4.2 仿真分析 | 第58-59页 |
| 5.5 折叠翼系统虚拟现实联合仿真 | 第59-64页 |
| 5.5.1 VRML 编程语言和 3ds Max 建模 | 第60-61页 |
| 5.5.2 Matlab 的虚拟现实工具箱 | 第61-62页 |
| 5.5.3 虚拟现实和 Simulink 联合仿真 | 第62-64页 |
| 5.6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第65-66页 |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