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安全与劳动保护论文--矿井大气论文--矿尘论文

硫化矿尘爆炸特性及多物理场耦合分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第12-13页
        1.1.1 课题来源第12页
        1.1.2 选题依据第12-13页
        1.1.3 研究意义第13页
    1.2 粉尘爆炸研究现状第13-18页
        1.2.1 粉尘爆炸实验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2 粉尘爆炸数值模拟现状第15-17页
        1.2.3 硫化矿尘爆炸研究现状第17-18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8-20页
        1.3.1 研究内容第18页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第18-20页
第二章 粉尘爆炸理论第20-30页
    2.1 粉尘概念第20页
    2.2 粉尘爆炸第20-23页
        2.2.1 粉尘爆炸模式第21页
        2.2.2 粉尘爆炸机理第21-23页
    2.3 粉尘爆炸参数第23-27页
        2.3.1 猛烈度参数第23-24页
        2.3.2 敏感度参数第24-25页
        2.3.3 粉尘爆炸影响因素第25-27页
    2.4 粉尘燃烧爆炸守恒方程第27-29页
        2.4.1 质量守恒方程第27页
        2.4.2 动量守恒方程第27-28页
        2.4.3 能量守恒方程第28-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爆炸强度分析第30-43页
    3.1 实验样品与实验装置第30-33页
        3.1.1 样品制备与分析第30-32页
        3.1.2 实验装置第32-33页
    3.2 粉尘爆炸强度实验第33-36页
        3.2.1 粉尘爆炸判据第33-34页
        3.2.2 爆炸压力曲线图第34-36页
    3.3 爆炸猛烈度参数分析第36-42页
        3.3.1 比表面积和分散度对猛烈度参数影响第36-38页
        3.3.2 粉尘粒径含硫量对猛烈度参数影响第38-40页
        3.3.3 浓度粒径对持续燃烧时间的影响第40-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最小点火能与最低着火温度分析第43-56页
    4.1 最小点火能实验第43-44页
        4.1.1 实验装置第43页
        4.1.2 实验步骤第43-44页
    4.2 最小点火能分析第44-48页
        4.2.1 最小点火能计算第44-45页
        4.2.2 结果分析第45-48页
    4.3 最低着火温度实验第48-50页
        4.3.1 实验样品第48页
        4.3.2 实验装置第48-49页
        4.3.3 硫化矿尘层最低着火温度第49页
        4.3.4 硫化矿尘云最低着火温度第49-50页
    4.4 最低着火温度分析第50-55页
        4.4.1 极差分析第51-52页
        4.4.2 方差分析第52-55页
    4.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多物理场耦合分析第56-64页
    5.1 COMSOL Multiphysics简介第56-57页
        5.1.1 模块组成第56页
        5.1.2 多物理耦合分析过程第56-57页
    5.2 硫化矿尘氧化数学模型第57-59页
        5.2.1 气固两相流场模型第57-58页
        5.2.2 温度场模型第58-59页
        5.2.3 多场耦合作用过程第59页
    5.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第59-63页
        5.3.1 20L爆炸球模型与边界条件第59-60页
        5.3.2 模型简化第60页
        5.3.3 模型参数第60-61页
        5.3.4 模拟结果第61-63页
    5.4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4-66页
    6.1 结论第64-65页
    6.2 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致谢第70-71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加工百合鳞茎褐变机制及其调控研究
下一篇:全组织免疫荧光3D成像方法的建立和镉对雌性胎鼠生殖细胞发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