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空调系统性能分析与实验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符号表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3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3-14页 |
1.2 电动汽车空调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1.2.1 空调系统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2 电动压缩机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3 平行流冷凝器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2.4 空调系统仿真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3 研究课题简介 | 第20-22页 |
1.4 本文工作 | 第22-23页 |
第二章 车身热负荷计算模型 | 第23-32页 |
2.1 车身热负荷计算方法的确定 | 第23-24页 |
2.2 车内外环境参数的确定 | 第24-25页 |
2.3 计算模型和计算参数的确定 | 第25-29页 |
2.4 总热负荷计算 | 第29-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电动车空调系统理论模型与性能分析 | 第32-58页 |
3.1 制冷剂显式计算模型 | 第32-36页 |
3.1.1 R134a 热物性状态方程 | 第33-35页 |
3.1.2 R134a 传输特性拟合关联式 | 第35-36页 |
3.2 电动压缩机模型 | 第36-39页 |
3.2.1 电动压缩机型式 | 第36-37页 |
3.2.2 压缩机数学模型 | 第37-38页 |
3.2.3 压缩机计算模型 | 第38-39页 |
3.3 平行流冷凝器模型 | 第39-46页 |
3.3.1 冷凝器概述 | 第39-41页 |
3.3.2 数学模型 | 第41-42页 |
3.3.3 管内制冷剂侧模型 | 第42-44页 |
3.3.4 管外空气侧模型 | 第44页 |
3.3.5 算法设计 | 第44-46页 |
3.4 平行流蒸发器模型 | 第46-53页 |
3.4.1 蒸发器概述 | 第46-48页 |
3.4.2 数学模型 | 第48-49页 |
3.4.3 管内制冷剂侧模型 | 第49-51页 |
3.4.4 管外空气侧模型 | 第51-52页 |
3.4.5 算法设计 | 第52-53页 |
3.5 节流阀模型 | 第53-54页 |
3.6 电动车空调系统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第54-57页 |
3.6.1 外界环境温度影响 | 第54-55页 |
3.6.2 迎面风速影响 | 第55-56页 |
3.6.3 压缩机转速影响 | 第56-57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四章 平行流冷凝器实验研究 | 第58-72页 |
4.1 试验介绍 | 第58-63页 |
4.1.1 实验台简介 | 第58-61页 |
4.1.2 冷凝器结构 | 第61-62页 |
4.1.3 实验工况 | 第62-63页 |
4.2 冷凝器变工况性能分析 | 第63-65页 |
4.2.1 仿真模型验证 | 第63页 |
4.2.2 变进风速度性能分析 | 第63-64页 |
4.2.3 变进风温度性能分析 | 第64-65页 |
4.2.4 变制冷剂流量性能分析 | 第65页 |
4.3 冷凝器变结构性能分析 | 第65-71页 |
4.3.1 变扁管孔数性能分析 | 第66-67页 |
4.3.2 变扁管高宽比性能分析 | 第67-68页 |
4.3.3 变流程数性能分析 | 第68-69页 |
4.3.4 变流程管数分配性能分析 | 第69-7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72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