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中国汽车企业跨国并购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1-16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2 文献综述第12-14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2-13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3-14页
    1.3 本文的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4-16页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第14页
        1.3.2 本文的框架结构第14-15页
        1.3.3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5-16页
第2章 跨国并购的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回顾第16-20页
    2.1 跨国并购的定义第16页
    2.2 跨国并购的相关理论综述第16-20页
        2.2.1 垄断优势理论与市场不完全第16-17页
        2.2.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第17页
        2.2.3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第17-18页
        2.2.4 内部化理论第18页
        2.2.5 国际资本移动效应理论第18页
        2.2.6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第18-20页
第3章 中国汽车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第20-27页
    3.1 进入 21 世纪后中国车企跨国并购概述第20-23页
        3.1.1 中国汽车生产和消费能力迅速提升第20-21页
        3.1.2 跨国并购的民族车企逐渐增多第21-23页
    3.2 中国汽车企业跨国并购的特点第23-27页
        3.2.1 国内市场是跨国并购的力量源泉第23页
        3.2.2 国企和民企都成为了跨国并购主体第23-24页
        3.2.3 获得技术和品牌是并购的主要目的第24-25页
        3.2.4 对并购目标的选择更加理性和多元第25页
        3.2.5 跨国并购普遍遭遇了技术封锁第25-27页
第4章 中国汽车企业跨国并购典型案例分析第27-52页
    4.1 中国上汽集团并购韩国双龙汽车第27-33页
        4.1.1 并购双方基本情况介绍第27-28页
        4.1.2 并购和整合的过程概述第28-30页
        4.1.3 上汽并购双龙失败的原因分析第30-33页
    4.2 吉利控股集团并购沃尔沃汽车公司第33-52页
        4.2.1 并购双方基本情况介绍第33-36页
        4.2.2 吉利集团收购沃尔沃汽车的过程第36-38页
        4.2.3 吉利并购沃尔沃之后的整合第38-41页
        4.2.4 吉利并购沃尔沃的绩效评价和实证分析第41-49页
        4.2.5 吉利成功并购沃尔沃的经验总结第49-52页
第5章 中国汽车企业跨国并购的策略建议第52-57页
    5.1 选择收购目标时要重点考察其文化第52页
    5.2 制定符合实际的并购计划第52-53页
    5.3 聘请专业咨询公司进行尽职调查第53页
    5.4 通过灵活的融资手段提前落实资金第53-54页
    5.5 利用好政府对汽车产业的支持政策第54页
    5.6 结合整合计划安排好并购整合工作第54-55页
    5.7 随时关注被并购企业员工的情绪第55页
    5.8 监管好留用的被并购企业原管理者第55-57页
结论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正面碰撞过程中的前纵梁耐撞性研究
下一篇:瓦特杆扭梁悬架K&C特性分析及对整车操稳性的影响研究